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8-Dimethyl-11,11-dioxo-11λ6-thia-tricyclo[6.2.1.02,7]undeca-4,9-diene-3,6-dione | 60011-4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8-Dimethyl-11,11-dioxo-11λ6-thia-tricyclo[6.2.1.02,7]undeca-4,9-diene-3,6-dione
英文别名
1,8-dimethyl-11,11-dioxo-11λ6-thiatricyclo[6.2.1.02,7]undeca-4,9-diene-3,6-dione
1,8-Dimethyl-11,11-dioxo-11λ<sup>6</sup>-thia-tricyclo[6.2.1.0<sup>2,7</sup>]undeca-4,9-diene-3,6-dione化学式
CAS
60011-44-1
化学式
C12H12O4S
mdl
——
分子量
252.291
InChiKey
WOESRVNCKGGFA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4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68.2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硫属元素键合的海森堡自旋链:非共价 S···O 接触使长程磁序成为可能
    摘要:
    报道了新的自由基配体5,8-二甲基-1,4-二氧代萘并[2,3- d ][1,2,3]二噻唑基( 1 )。确定了两种晶体多晶型物1α和1β,它们的不同在于它们的薄饼键合二聚化基序和 S…O 接触网络。Mn(II) 金属离子与1的自组装导致[Mn(hfac) 2 ] 3 (1) 2 的形成,其表现出 Mn(II)-自由基-Mn(II)-自由基-Mn(II) ) 三个 Mn(hfac) 2 的线性排列由两个自由基配体桥接的单元(hfac = 1,1,1,5,5,5-六氟乙酰丙酮-)。这种 Mn(II) 复合堆积结构的单晶 X 射线衍射表征揭示了[Mn(hfac) 2 ] 3 (1) 2单元在沿b–c 的一维之间的紧密非共价 S…O 接触方向。配位配合物的磁性通过对微晶固体的直流和交流磁化率测量来表征。低至 4.8 K 的磁数据表明分子S T之间存在有效的铁磁相互作用 ( J / k B = +0
    DOI:
    10.1021/acs.inorgchem.1c0128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硫属元素键合的海森堡自旋链:非共价 S···O 接触使长程磁序成为可能
    摘要:
    报道了新的自由基配体5,8-二甲基-1,4-二氧代萘并[2,3- d ][1,2,3]二噻唑基( 1 )。确定了两种晶体多晶型物1α和1β,它们的不同在于它们的薄饼键合二聚化基序和 S…O 接触网络。Mn(II) 金属离子与1的自组装导致[Mn(hfac) 2 ] 3 (1) 2 的形成,其表现出 Mn(II)-自由基-Mn(II)-自由基-Mn(II) ) 三个 Mn(hfac) 2 的线性排列由两个自由基配体桥接的单元(hfac = 1,1,1,5,5,5-六氟乙酰丙酮-)。这种 Mn(II) 复合堆积结构的单晶 X 射线衍射表征揭示了[Mn(hfac) 2 ] 3 (1) 2单元在沿b–c 的一维之间的紧密非共价 S…O 接触方向。配位配合物的磁性通过对微晶固体的直流和交流磁化率测量来表征。低至 4.8 K 的磁数据表明分子S T之间存在有效的铁磁相互作用 ( J / k B = +0
    DOI:
    10.1021/acs.inorgchem.1c0128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elf-Assembled Molecular Capsule Catalyzes a Diels−Alder Reaction
    作者:Jongmin Kang、Javier Santamaría、Göran Hilmersson、Julius Rebek
    DOI:10.1021/ja980927n
    日期:1998.7.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