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2-(3-nitrophenyl)-4,5-diphenyl-1H-imidazol-1-yl)phenol | 1233762-74-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2-(3-nitrophenyl)-4,5-diphenyl-1H-imidazol-1-yl)phenol
英文别名
——
4-(2-(3-nitrophenyl)-4,5-diphenyl-1H-imidazol-1-yl)phenol化学式
CAS
1233762-74-7
化学式
C27H19N3O3
mdl
——
分子量
433.466
InChiKey
ZZYVNTBGTKSQP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49
  • 重原子数:
    33.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81.19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3-nitrophenyl)methylene]amino}phenol联苯甲酰 在 ammonium acetate 、 silica gel 作用下, 反应 0.28h, 以88%的产率得到4-(2-(3-nitrophenyl)-4,5-diphenyl-1H-imidazol-1-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Sharma, Gyanendra Kumar; Sain, Ashok; Kumar, Nitin, Indian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2010, vol. 19, # 3, p. 311 - 312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Molecular Docking, and Investigation of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New Derivatives of 1‐H‐Phenanthro [9,10‐d] Imidazole
    作者:Nosrat O. Mahmoodi、Anahita Rajabi、Hadiseh Yazdani Nyaki、Hossein Taherpour Nahzomi
    DOI:10.1002/cbdv.202400325
    日期:2024.6
    In this study, several imidazole derivatives in one pot multicomponent reaction from various aldehydes 1(a–z), 9,10-phenanthrenequinone, or benzyl (2), and ammonium acetate (3)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presence of acetic acid (AcOH) under reflux conditions at 120 °C. Also, the photochromic properties of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investigated in AcOH as a solven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at a temperature
    在本研究中,在乙酸 (AcOH) 存在下,通过多种醛1(a – z) 、9,10-菲醌或苄基(2)和乙酸铵(3)通过一锅多组分反应合成了多种咪唑生物。 )在120℃回流条件下。此外,在实验室条件下,在 120 °C 的温度下,以 AcOH 为溶剂,研究了合成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此外,还研究了合成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使用FT-IR、UV-Vis、 1 H-NMR和13 CNMR光谱证实了产物的结构。通过Well扩散(WD)法评价这些化合物对包括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和包括大肠杆菌(E.coli)在内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化合物4o显示两种抗菌活性均取得显着结果。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化合物如何与两种类型的靶标(即人拓扑异构酶 II α (5GWK) 和乙酰胆碱酯酶 (7AIX))相互作用,使用了结合计算,为这两种靶标提供了显着的结果,并表明大多数配体可以有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