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847262-9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847262-92-4
化学式
C49H84N2O18
mdl
——
分子量
989.209
InChiKey
MNMHRJFIYDQEOM-DYYLDAE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9
  • 重原子数:
    69.0
  • 可旋转键数:
    1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222.82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溴代萘tris-(dibenzylideneacetone)dipalladium(0)三叔丁基膦N-甲基二环己基胺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5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衍生自16元大环内酯的新型氮杂内酯。第二部分:直链9-甲酰基羧酸的分离及其与氨基醇或叠氮基胺的顺序大环化。
    摘要:
    报道了从16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开始的新型14至16元11-氮杂叠氮化物的设计和合成。通过先前报道的移动二醛分离线性9-甲酰基羧酸。用氨基醇对甲酰基羧酸进行顺序大环化,然后脱保护,得到相应的14至16元氮杂内酯。另一方面,用叠氮基胺对甲酰基羧酸进行还原胺化,然后用由叠氮化物生成的胺形成大内酰胺,得到14至16元的氮杂内酰胺。在这些衍生物中,15元氮杂内酰胺和16元氮杂内酯类药物表现出特征性的体外抗菌活性。尽管优化包括脱麦芽糖基类似物的15元氮杂内酰胺不能提供非常有前途的分子,
    DOI:
    10.1016/j.bmc.2008.09.054
  • 作为产物:
    描述:
    4-二甲氨基吡啶2-甲基-6-硝基苯甲酸酐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5h, 以53%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衍生自16元大环内酯的新型氮杂内酯。第二部分:直链9-甲酰基羧酸的分离及其与氨基醇或叠氮基胺的顺序大环化。
    摘要:
    报道了从16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开始的新型14至16元11-氮杂叠氮化物的设计和合成。通过先前报道的移动二醛分离线性9-甲酰基羧酸。用氨基醇对甲酰基羧酸进行顺序大环化,然后脱保护,得到相应的14至16元氮杂内酯。另一方面,用叠氮基胺对甲酰基羧酸进行还原胺化,然后用由叠氮化物生成的胺形成大内酰胺,得到14至16元的氮杂内酰胺。在这些衍生物中,15元氮杂内酰胺和16元氮杂内酯类药物表现出特征性的体外抗菌活性。尽管优化包括脱麦芽糖基类似物的15元氮杂内酰胺不能提供非常有前途的分子,
    DOI:
    10.1016/j.bmc.2008.09.05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Novel azalides derived from 16-membered macrolides. III. Azalides modified at the C-15 and 4″ positions: Improve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作者:Tomoaki Miura、Satomi Natsume、Kenichi Kanemoto、Eiki Shitara、Hideki Fushimi、Takuji Yoshida、Keiichi Ajito
    DOI:10.1016/j.bmc.2010.02.017
    日期:2010.4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16-membered azalides modified at the C-15 and 4 '' positions are described. The compounds we report here are characterized by an arylpropenyl group attached to the C-15 position of macrolactone and a carbamoyl group at the C-4 '' position in a neutral sugar. Introduction of alkylcarbamoyl groups to the C-4 '' position was regioselectively achieved by unique and convenient methods via acyl migration. As a result of optimization at the C-3 and 15 positions, several compounds were found to have potent activity against mef- and erm-resistant bacterial strain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16-membered azalides could be promising compounds as clinical candidates. (C) 2010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