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tert-butyl (S)-(1-((4-iodophenyl)amino)-3-methyl-1-oxobutan-2-yl)carbamate | 945917-8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t-butyl (S)-(1-((4-iodophenyl)amino)-3-methyl-1-oxobutan-2-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Boc-L-valine-N-(4-iodophenyl)amide;[1-(4-iodophenylcarbamoyl)-2-methyl-propyl]-carbamic acid t-butyl ester;tert-butyl N-[(2S)-1-(4-iodoanilino)-3-methyl-1-oxobutan-2-yl]carbamate
tert-butyl (S)-(1-((4-iodophenyl)amino)-3-methyl-1-oxobutan-2-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945917-84-0
化学式
C16H23IN2O3
mdl
——
分子量
418.275
InChiKey
LCRKFVFSAPEDMP-ZDUSSCGK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67.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rt-butyl (S)-(1-((4-iodophenyl)amino)-3-methyl-1-oxobutan-2-yl)carbamate 、 1,3-dioxoisoindolin-2-yl 2-(((R)-1-methoxy-1-oxopropan-2-yl)carbamoyl)-5-phenylpentanoate 在 二甲基氧化锡甲基苯基二氯硅烷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乙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0%的产率得到methyl (2-(4-((S)-2-((tert-butoxycarbonyl)amino)-3-methylbutanamido)phenyl)-5-phenylpentanoyl)-D-alan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镍催化氧化还原活性酯还原偶联合成α-芳基仲酰胺
    摘要:
    由于存在游离的 N-H 键,过渡金属催化的仲酰胺的 α-芳基化仍然是一个合成挑战。我们报告了一种通过镍催化丙二酸半酰胺的氧化还原活性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 (NHP) 酯的还原芳基化合成仲 α-芳基酰胺的策略。这种转化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并在其他烯醇化羰基化合物的存在下对酰胺 α-芳基化表现出优异的化学选择性。NHP 酯底物很容易由 Meldrum 酸制备。
    DOI:
    10.1021/acs.orglett.2c00918
  • 作为产物:
    描述:
    N-Boc-L-缬氨酸对碘苯胺N,N-二异丙基乙胺 、 N-[(dimethylamino)-3-oxo-1H-1,2,3-triazolo[4,5-b]pyridin-1-yl-methylene]-N-methylmethanam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tert-butyl (S)-(1-((4-iodophenyl)amino)-3-methyl-1-oxobutan-2-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附加在刚性双金属约束环系统上的肽的平行排列
    摘要:
    衍生自 1,1'-二茂铁二炔( 1和2 )的环状钨双炔络合物采用刚性构象,其中两个炔烃处于顺式方向并且可能相距约 3.5 Å。由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的分子内氢键使供体和受体相距 3.3 Å,因此建议将两个肽连接到其中一个复合物中的两个炔烃可能是生成用于生成肽 β-折叠的模型系统的一种方法。为了探索这个问题,制备了1的一系列肽衍生物。肽与双金属环系统的连接是通过 4-碘苯甲酸或 4-碘苯胺的肽衍生物与1的反应实现的通过 Sonogashira 耦合。这些二炔与 W(CO) 3 (dmtc) 2 (dmtc =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的后续反应提供了所需的环状钨双炔配合物,为非对映异构体的 1:1 混合物。使用典型的色谱方法(TLC、HPLC 和快速色谱)无法分离这两种非对映异构体;但是,可以在1 H NMR 光谱中检测和测量它们的存在和相对量。使用 NMR 和 DFT 方法检查了1的这些肽
    DOI:
    10.1002/pep2.2428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Some 2,2′:6′,2″-Terpyridines Disubstituted in Positions 6 and 6″ with Head-to-Tail Oriented Amino Acids and Dipeptides: A Simple Entry to a Reversible Inducer of Folding in Amino Acid Sequences
    作者:Rita Annunziata、Maurizio Benaglia、Alessandra Puglisi、Laura Raimondi、Franco Cozzi
    DOI:10.1002/ejoc.200800433
    日期:2008.8
    The 2,2′:6′,2″-terpyridine scaffold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onformationally discrete structural element potentially capable of inducing reversible folding in substituents, attached through suitable spacers to its 6,6″-positions, by metal complexation/decomplexation or by protonation/deprotonation. The synthesis of some terpyridine–amino acids and terpyridine–dipeptide conjugates is described. The
    2,2':6',2"-三联吡啶支架已被鉴定为一种构象离散的结构元件,可能能够诱导取代基可逆折叠,通过合适的间隔物连接到其 6,6"-位置,通过属络合/解络合或通过质子化/去质子化。描述了一些三联吡啶-氨基酸和三联吡啶-二肽缀合物的合成。这些缀合物的组装是通过将 NH2 和 CO2H 保护的甘酸、丙酸和缬酸残基或反向平行定向的 AlaGly/GlyAla 链通过苯乙炔间隔物连接到三联吡啶支架上来实现的。初步实验表明,将 Zn2+ 添加到氨基酸取代的 transoid 三联吡啶系统后,形成了折叠的 cisoid 复合物。还,二肽取代系统的双(质子化)导致折叠加合物的形成。折叠过程的可逆性通过用三乙胺去除 Zn2+ 或用氨水去质子化来证明。(©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