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chloro-1,1,2-trifluoro-ethoxy)-benzoic acid methylamide | 3832-9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chloro-1,1,2-trifluoro-ethoxy)-benzoic acid methylamide
英文别名
3-(2-Chlor-1,1,2-trifluor-aethoxy)-benzoesaeure-methylamid
3-(2-chloro-1,1,2-trifluoro-ethoxy)-benzoic acid methylamide化学式
CAS
3832-99-3
化学式
C10H9ClF3NO2
mdl
——
分子量
267.635
InChiKey
SIMBSLVFMDWXI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5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
  • 拓扑面积:
    38.3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甲胺 、 alkaline earth salt of/the/ methylsulfuric acid 生成 3-(2-chloro-1,1,2-trifluoro-ethoxy)-benzoic acid meth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Current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Genital Herpes
    摘要:
    生殖器疱疹的发病率继续以流行病的方式增加。阿昔洛韦(aciclovir)一直是治疗的原始金标准。近期,法莫昔洛韦(famciclovir)和瓦尔阿昔洛韦(valaciclovir)作为抗疱疹药物的加入提升了治疗的便利性和疗效。尽管阿昔洛韦依然是一种广泛处方和可靠的药物,但其给药方案不如新一代核苷类似物在发作性和抑制性治疗方面的使用方便。抑制有症状的疾病和无症状的生殖器病毒排泄已成为流行的治疗方法,甚至成为抗病毒治疗的主要目标。考虑到无症状疾病是大多数传播案例的根源,这强烈表明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抑制治疗可能会降低不一致伴侣之间的传播风险。不幸的是,目前尚需临床试验证实抗病毒药物在减少传播中的作用。新生儿疱疹目前已成功使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当前的随机临床试验正在研究阿昔洛韦和瓦尔阿昔洛韦的给药,及其在急性后抑制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预防妊娠期间复发也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话题,旨在减少剖宫产的医疗需求,或者(较不可能实现的)保护新生儿。尽管抗药性主要限于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且抗药性模式不太可能发生变化,但目前有几种药物可用于治疗阿昔洛韦耐药型单纯疱疹。福赛那特(foscarnet)是这一领域主要的替代药物,并已证明其有效性。不幸的是,福赛那特的给药需要通过静脉治疗,尽管已经有关于局部福赛那特在此情况下有效性的单个案例报告。其他替代品包括cidofovir凝胶,虽然市面上没有供应,但可以通过静脉制剂在当地制备。不太有效的替代药物包括三氟尿嘧啶和干扰素。未来生殖器疱疹的治疗可能包括基于微球的阿昔洛韦和瑞克莫德的控释制剂(VML-600;R-848)。迄今为止寻找有效的生殖器疱疹治疗疫苗尚未成功,尽管一种缺乏糖蛋白H的活病毒疫苗(DISC)目前在进行临床试验。最新数据显示,阴性血清女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含佐剂的糖蛋白D重组疫苗的保护(尽管并非完全)。尽管现有治疗选项已确立其安全性和便利性,但仍迫切需要更好的抑制选项和局部治疗方案。目前有研究正在使用现有药物作为潜在工具,以避免剖宫产或向新生儿或伴侣传播感染。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最终可能在预防感染中发挥作用。
    DOI:
    10.2165/00003495-200060060-000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