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3-(2-Allylphenyl)propanoate | 1352275-62-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3-(2-Allylphenyl)propa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3-(2-prop-2-enylphenyl)propanoate
Methyl 3-(2-Allylphenyl)propanoate化学式
CAS
1352275-62-7
化学式
C13H16O2
mdl
——
分子量
204.269
InChiKey
UVUFTILVOHEPK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3-(2-Allylphenyl)propanoate乙硫醇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4-二甲氨基吡啶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100%的产率得到S-ethyl 3-(2-prop-2-enylphenyl)propanethi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内B-烷基利伯斯金德-索洛尔偶联反应合成中等大小的碳环酮
    摘要:
    描述了通过分子内的B-烷基利伯斯金-Srogl偶联反应合成中等大小的碳环酮。ω-链烯基硫醇酯与9-BBN的硼氢化序列和Liebeskind-Srogl反应导致形成中等产率的碳环酮,收率很好。
    DOI:
    10.1016/j.tetlet.2011.10.148
  • 作为产物:
    描述:
    3-(2-溴苯基)丙酸甲酯烯丙基三丁基锡四(三苯基膦)钯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53%的产率得到Methyl 3-(2-Allylphen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分子内B-烷基利伯斯金德-索洛尔偶联反应合成中等大小的碳环酮
    摘要:
    描述了通过分子内的B-烷基利伯斯金-Srogl偶联反应合成中等大小的碳环酮。ω-链烯基硫醇酯与9-BBN的硼氢化序列和Liebeskind-Srogl反应导致形成中等产率的碳环酮,收率很好。
    DOI:
    10.1016/j.tetlet.2011.10.14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Versatile 2-Substituted Imidazoline Nucleus as a Structural Motif of Ligands Directed to the Serotonin 5-HT<sub>1A</sub> Receptor
    作者:Fabio Del Bello、Antonio Cilia、Antonio Carrieri、Domenico Claudio Fasano、Carla Ghelardini、Lorenzo Di Cesare Mannelli、Laura Micheli、Carlo Santini、Eleonora Diamanti、Mario Giannella、Gianfabio Giorgioni、Valerio Mammoli、Corinne Dalila Paoletti、Riccardo Petrelli、Alessandro Piergentili、Wilma Quaglia、Maria Pigini
    DOI:10.1002/cmdc.201600383
    日期:2016.10.19
    allyphenyline and its analogues indicates that ligands bearing the 2‐substituted imidazoline nucleus as a structural motif interact with 5‐HT1A‐R. Therefore, we examined the 5‐HT1A‐R profile of several imidazoline molecules endowed with a common scaffold consisting of an aromatic moiety linked to the 2‐position of an imidazoline nucleus by a biatomic bridge. Our aim was to discover other ligands targeting
    5-羟色胺5-HT 1A受体(5-HT 1A - R)参与了烯丙酸及其类似物的抗抑郁作用,表明带有2-取代咪唑啉核作为结构基序的配体与5-HT 1A - R相互作用。因此,我们研究了几种咪唑啉分子的5‐HT 1A ‐ R谱,这些分子具有一个共同的支架,该支架由通过双原子桥连接至咪唑啉核的2位的芳族部分组成。我们的目的是发现靶向5‐HT 1A ‐ R的其他配体并确定有利于5‐HT 1A的结构特征‐R互动。在模型研究的支持下,结构与活性之间的关系表明,一些结构陈词滥调,例如桥中的极性功能和甲基,以及上述支架的芳香区域中适当的空间位阻,都倾向于使用5‐HT 1A ‐ R识别和激活。我们还强调了非常低剂量(0.01 mg kg -1)时(S)-(+)- 19 [(S)-(+)-萘酚]的有效抗抑郁样作用(小鼠强迫游泳试验)。这种作用显然是由5‐HT 1A介导的,因为用5‐HT 1A拮抗剂WAY1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