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S,6S)-6-tert-butyl-4-methyltetrahydro-2H-pyran-2-one | 1403235-90-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S,6S)-6-tert-butyl-4-methyltetrahydro-2H-pyran-2-one
英文别名
(4S,6S)-6-tert-butyl-4-methyloxan-2-one
(4S,6S)-6-tert-butyl-4-methyltetrahydro-2H-pyran-2-one化学式
CAS
1403235-90-4
化学式
C10H18O2
mdl
——
分子量
170.252
InChiKey
BCIILXYHPDEKMI-YUMQZZPR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S,6S)-6-tert-butyl-4-methyltetrahydro-2H-pyran-2-one 在 sodium hydride 、 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30.0h, 生成 (5R,7S)-methyl 7-hydroxy-5,8,8-trimethylnon-2-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神经保护剂Palmyrolide A的最初报道和修订的结构的全合成
    摘要:
    报道了神经保护剂棕榈酰吡咯烷酮A的最初报道的和修饰的结构的总合成。关键的大环化步骤是使用顺序的闭环复分解/烯烃异构化反应实现的。本文所述的合成工作用于证实这种不寻常的天然产物的最新结构变化。
    DOI:
    10.1021/ol3025956
  • 作为产物:
    描述:
    3,3-二甲基-1,2-环氧丁烷RuCl2(1,3-dimesityl-imidazolidin-2-yl)(PCy3)(=CHPh)4-二甲氨基吡啶copper(l) iodide 、 (S,S)-(salen)cobalt(III)(OAc)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78.0~20.0 ℃ 、2.0 MPa 条件下, 反应 119.0h, 生成 (4S,6S)-6-tert-butyl-4-methyltetrahydro-2H-pyr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大环N-甲基酰胺棕榈酸酯A和2 S- Sanctolide A的全合成
    摘要:
    报道了神经保护剂棕榈酰吡咯烷酮A的最初报道和修改的结构的全部合成的全部细节。关键的大环化步骤是使用顺序的闭环复分解/烯烃异构化反应实现的。此外,已经报道了相关的大环内酯(2S)-三萜内酯A的全合成。合成过程中使用了棕榈油酸酯A合成中的关键元素,包括RCM /烯烃异构化序列。本文所述的合成工作用于促进天然产物Sanctolide A的立体化学分配,并证明了该方法在合成大环叔烯酰胺天然产物中的效用。
    DOI:
    10.1021/jo502238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wis acid catalyzed stereoselective hydrosilylation of ketones under the control of σ–π chelation
    作者:Naoki Asao、Takeshi Ohishi、Kenichiro Sato、Yoshinori Yamamoto
    DOI:10.1016/s0040-4020(02)00968-7
    日期:2002.10
    Felkin–Anh model. On the other hand, the unusual syn-selectivity in the latter cases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the σ–π chelation by R3Si+, in which both the lone pair (σ) of the carbonyl group and the π-electrons of the alkyne coordinate to the silylium ion. The σ–π chelation control was also effective for the 1,3-asymmetric induction.
    在催化量的B(C 6 F 5)3存在下,将2-甲基-1-苯基-戊烷-1-酮与Et 3 SiH进行氢加成反应,得到的反产物略高于同产物(syn / anti = 1:1.5)。相反,在β位上带有乙炔基的2-甲基-1-苯基-戊-4-yn-1-one的反应中,立体选择性地获得了顺式产物(syn / anti= 7∶1)。所述顺式-selectivities也在B观察到的(C 6 ˚F 5)3-α-甲基-β-炔基芳基酮和α-甲基-β-炔基烷基酮等其他相关酮的催化反应。在前一种情况下观察到的适度的抗选择性可以用普通的Felkin–Anh模型来解释。另一方面,R 3 Si +的σ-π螯合可解释后一种情况下异常的顺选择性,其中羰基的孤对(σ)和π的电子炔与离子配位。σ-π螯合控制对1,3-不对称诱导也有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