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bis[bis(pyrazol-1-yl)methyl]biphenyl | 1449757-6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bis[bis(pyrazol-1-yl)methyl]biphenyl
英文别名
1-[[4-[4-[Di(pyrazol-1-yl)methyl]phenyl]phenyl]-pyrazol-1-ylmethyl]pyrazole;1-[[4-[4-[di(pyrazol-1-yl)methyl]phenyl]phenyl]-pyrazol-1-ylmethyl]pyrazole
p-bis[bis(pyrazol-1-yl)methyl]biphenyl化学式
CAS
1449757-62-3
化学式
C26H22N8
mdl
——
分子量
446.514
InChiKey
RDQVBADXCKKRP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2-204 °C
  • 沸点:
    713.3±60.0 °C(predicted)
  • 密度:
    1.30±0.1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8
  • 拓扑面积:
    71.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bis[bis(pyrazol-1-yl)methyl]biphenyl 、 palladium diacetate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 为溶剂, 以1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钯、锌和铜与双位双(吡唑基)甲烷配体配合物中的双核物种与锯齿形或螺旋形聚合物
    摘要:
    卡斯蒂利亚-拉曼恰-IRICA 大学的 Felix Jalon 和 Blanca Manzano 小组受邀为本期封面。作者通过两只蝎子结合形成的一种奇怪动物的封面图片,模拟了一种配体的结构和协调能力,该配体表现为这种动物的影子。动物的爪子是吡唑环,这是配体与金属中心的结合位点。该图像还包含用于生成双核配合物或锯齿形或螺旋形聚合物的金属化合物。
    DOI:
    10.1002/ejic.201300948
  • 作为产物:
    描述:
    4,4'-联苯二甲醛1,1'-sulfinylbispyrazole 在 cobalt(II) chlo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0.655 g的产率得到p-bis[bis(pyrazol-1-yl)methyl]biphenyl
    参考文献:
    名称:
    双核配体的金属配合物中的循环与聚合物超分子体系结构:双(二(1H-吡唑基)甲基)-1,1'-联苯的异构体的银(I)三氟甲磺酸盐配合物。
    摘要:
    在寻找该自组装成环状的金属-有机体系结构的系统的新的实施例中,六个异构体X,ÿ ' -双(二(1- ħ吡唑基)甲烷)-1,1'-联苯,大号XY,制备了它们的三氟甲磺酸银(I)配合物。六个银络合物中的五个给出了适用于单晶X射线衍射的晶体,仅具有2,3'-双(di(1 H-吡唑基)甲烷)-1,1'-联苯的微晶衍生物L 23,事实证明不适合进行此分析。具有结构特征的银(I)配合物中,具有L 22的表现出与银不同寻常的跨跨螯合配位模式。同时,配体也与第二个银中心键合,产生具有22元金属环的环状超分子异构体。复杂的大号34还给出了周期性指示,但具有显着的28元金属环。其余三种衍生物是聚合物。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横跨芳族间隔基的二吡唑基甲基部分之间的120°角将产生环状指示,但这并不是形成环状结构的排他性要求。而且,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是通过涉及二(吡唑基)甲基阳离子的各种非共价相互作用组装的,最显着的
    DOI:
    10.1021/cg400466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nuclear Species versus Zigzag or Helical Polymers in Palladium, Zinc, and Copper Complexes with Ditopic Bis(pyrazolyl)methane Ligands
    作者:Gema Durá、M. Carmen Carrión、Félix A. Jalón、Blanca R. Manzano、Ana M. Rodríguez
    DOI:10.1002/ejic.201300948
    日期:2013.12.2
    scorpions, the authors simulate the structure and the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a ligand that appears as the shadow of this animal. The claws of the animal are pyrazolyl rings, the binding sites of this ligand to metallic centers. The image also contains the metallic compounds used to generate dinuclear complexes or zigzag or helical polymers.
    卡斯蒂利亚-拉曼恰-IRICA 大学的 Felix Jalon 和 Blanca Manzano 小组受邀为本期封面。作者通过两只蝎子结合形成的一种奇怪动物的封面图片,模拟了一种配体的结构和协调能力,该配体表现为这种动物的影子。动物的爪子是吡唑环,这是配体与金属中心的结合位点。该图像还包含用于生成双核配合物或锯齿形或螺旋形聚合物的金属化合物。
  • Cyclic versus Polymeric Supramolecular Architectures in Metal Complexes of Dinucleating Ligands: Silver(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Complexes of the Isomers of Bis(di(1H-pyrazolyl)methyl)-1,1′-biphenyl.
    作者:James R. Gardinier、Heidi M. Tatlock、Jeewantha S. Hewage、Sergey V. Lindeman
    DOI:10.1021/cg400466k
    日期:2013.9.4
    unsuitable for this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silver(I) complexes, that with L22 showed an unusual trans-spanning chelating coordination mode to silver. At the same time the ligand was also bound to a second silver center giving rise to a cyclic supramolecular isomer with a 22-membered metallacycle. The complex of L34 also gave a cyclic dication but with a remarkable 28-membered metallacycle
    在寻找该自组装成环状的金属-有机体系结构的系统的新的实施例中,六个异构体X,ÿ ' -双(二(1- ħ吡唑基)甲烷)-1,1'-联苯,大号XY,制备了它们的三氟甲磺酸银(I)配合物。六个银络合物中的五个给出了适用于单晶X射线衍射的晶体,仅具有2,3'-双(di(1 H-吡唑基)甲烷)-1,1'-联苯的微晶衍生物L 23,事实证明不适合进行此分析。具有结构特征的银(I)配合物中,具有L 22的表现出与银不同寻常的跨跨螯合配位模式。同时,配体也与第二个银中心键合,产生具有22元金属环的环状超分子异构体。复杂的大号34还给出了周期性指示,但具有显着的28元金属环。其余三种衍生物是聚合物。这项研究的结果强调,横跨芳族间隔基的二吡唑基甲基部分之间的120°角将产生环状指示,但这并不是形成环状结构的排他性要求。而且,配合物的超分子结构是通过涉及二(吡唑基)甲基阳离子的各种非共价相互作用组装的,最显着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