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dimethylpropionic acid (Z)-1-heptenyl amide | 69775-4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dimethylpropionic acid (Z)-1-heptenyl amide
英文别名
N-[(Z)-hept-1-enyl]-2,2-dimethylpropanamide
2,2-dimethylpropionic acid (Z)-1-heptenyl amide化学式
CAS
69775-40-2
化学式
C12H23NO
mdl
——
分子量
197.321
InChiKey
NDMWFYKYJVJJJY-KTKRTIG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29.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dimethylpropionic acid (Z)-1-heptenyl amid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bis(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copper(l) iodide 、 (R)-(6,6'-dimethoxy-[1,1'-biphenyl]-2,2'-diyl)bis(diisopropylphosphine) 、 四丁基氟化铵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Rh 催化烯酰胺的不对称氢炔基化高对映选择性合成炔丙酰胺:选择性的范围、机制和起源
    摘要:
    手性炔丙基酰胺是有机合成中特别有用的结构单元。炔丙基酰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是非常需要的。常规方法涉及使用化学计量的金属试剂或手性助剂。相比之下,与末端炔烃的直接炔基化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它避免了使用化学计量的有机金属试剂。醛、胺和炔烃的不对称偶联(A3-偶联)为合成 N-烷基和 N-芳基取代的炔丙基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该策略不适用于直接对映选择性合成炔丙基酰胺。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策略,并在此报告了 Rh 催化的烯酰胺不对称加氢炔化。炔基化在烯酰胺的 α 位发生区域选择性,生成手性炔丙基酰胺。观察到高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先前制备手性炔丙基胺的炔基化方法涉及对缺电子亚胺进行亲核加成。相比之下,我们目前的方法是通过富电子烯烃的区域选择性加氢炔化来进行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烯酰胺向氢化铑的迁移插入是周转限制。计算研究揭示了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起源。这种新策略提供了一种直接从末端炔烃获得手性炔丙基酰
    DOI:
    10.1021/jacs.7b12054
  • 作为产物:
    描述:
    (Z)-hept-1-en-1-yltrimethylsilanedisodium hydrogenphosphate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sodium azide 、 potassium tert-butylate氯化铵三乙胺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2,2-dimethylpropionic acid (Z)-1-heptenyl 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Enamides by a Peterson Reaction Manifold
    摘要:
    [GRAPHICS]Vinylsilanes are converted into enamides by a sequence comprising epoxidation, nucleophilic ring opening of the resulting epoxysilanes with NaN3, and reduction of the azide, followed by a "one-pot" N-acylation/Peterson elimination process. This method is distinguished by its wide applicability and stereoselective course.
    DOI:
    10.1021/ol016848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β-Aminoboronic Acids via Borylalkylation of Enamides
    作者:Liguo Lu、Shuhan Chen、Weiyu Kong、Ben Gao、Yangyang Li、Lei Zhu、Guoyin Yin
    DOI:10.1021/jacs.4c03700
    日期:2024.6.19
    progress in their synthesis, the e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chiral β-aminoboronic acids with alkyl side chains remains a challenging endeavor. Here, we introduce an unprecedented nickel-catalyzed asymmetric borylalkylation of enamides, employing a simple chiral diamine ligand, readily available B2pin2, and alkyl halides as coupling partners. This reaction serves as an efficient platform for assembling a diverse
    硼酸代表一类在药物发现和有机合成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化合物。尽管其合成取得了显着进展,但具有烷基侧链的手性 β-硼酸的有效构建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这里,我们引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催化的烯酰胺不对称基烷基化反应,采用简单的手性二胺配体、易于获得的 B 2 pin 2 和烷基卤化物作为偶联伙伴。该反应是组装各种具有柔性烷基侧链的 β-硼酸生物的有效平台,显示出优异的区域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此外,这种转化表现出广泛的底物范围和对各种官能团的显着耐受性。理论计算表明,配体上的苄基是该转化中高对映体控制的关键。此外,我们通过复杂生物活性分子的简明合成来举例说明该策略的实际应用。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