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1-Allylsulfanyl-1-methylsulfanyl-hex-1-en-3-ol | 137021-7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1-Allylsulfanyl-1-methylsulfanyl-hex-1-en-3-ol
英文别名
(Z)-1-methylsulfanyl-1-prop-2-enylsulfanylhex-1-en-3-ol
(Z)-1-Allylsulfanyl-1-methylsulfanyl-hex-1-en-3-ol化学式
CAS
137021-78-4
化学式
C10H18OS2
mdl
——
分子量
218.384
InChiKey
IGFKDAVBOGCQFR-NTMALXA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70.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1-Allylsulfanyl-1-methylsulfanyl-hex-1-en-3-ol 在 HY-Zeolite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78%的产率得到2-allyl-3-hydroxyhexanedithioate de methyle
    参考文献:
    名称:
    沸石的硫-克莱森重排中的非对映选择性不对称诱导
    摘要:
    S-烯丙基γ-羟基烯酮二硫缩醛[ 1a-1e ]在室温下在各种沸石上经历了快速且非对映选择性的硫代克莱森重排成抗α-烯丙基β-羟基二硫代酯[ 2a-2e ]。©1997爱思唯尔科学有限公司。
    DOI:
    10.1016/s0040-4039(97)00370-5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由相邻的羟基取代的手性中心引起的硫代克莱森重排的非对映控制
    摘要:
    小号-烯丙基α羟基烯酮二硫顺利重新排列为α-β烯丙酯-hydroxydithioesters具有高水平的顺-diastereoselectivity,与顺式:反比为24:1到6:1,独立于乙烯酮的几何形状的双键。
    DOI:
    10.1039/c398900004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ormation stéréocontroˆlée de deux centres chiraux contigus par thio-rearrangement de claisen d'α-hydroxydithioacétals de cétène s-allylés.
    作者:Pieire Beslin、Stéphane Perrio
    DOI:10.1016/s0040-4020(01)86559-5
    日期:1991.8
    assignments were confirmed by a syn selective aldol reaction of 4-pentenedithioates with the appropriate aldehydes. A few 13C NMR generalization rules allowing syn and anti configuration determination were also put forth. A transition state model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asymmetric induction by the external hydroxy group as a result of both steric and stereoelectronic control.
    β-羟基二酯8–14容易被双重去质子化,从而得到一种单阴离子,其顺式几何结构是由螯合控制产生的。这些二价阴离子通过S-烯丙基化转化为(Z)-α-羟基烯酮二缩醛20Z-29Z。这些二烯化合物的-克莱森重排甚至在室温下也会发生。它给出了相应的α-烯丙基β-羟基二代酯32-41,其合成立体选择性均高,超过了90/10,而与乙烯酮的几何形状无关,如由S-发出的(E)乙烯酮缩醛20E的重排所示。烯丙基β-羟基二酯15同步/反比为93/7。在将32或39的顺-反混合物转化为相应的酯44和45后,与根据Frater's烷基化制备的相同酯的浓反混合物进行比较后,指定顺式和反式构型。这些分配通过4-戊二代酸酯与适当的醛的顺式选择性羟醛反应来证实。几个13条C NMR综合规则允许顺式和反结构确定也提出。提出了一种过渡态模型,以解释由于空间和立体电子控制而由外部羟基引起的不对称诱导。
  • BESLIN, PIERRE;PERRIO, STEPHANE, J. CHEM. SOC. CHEM. COMMUN.,(1989) N, C. 414-416
    作者:BESLIN, PIERRE、PERRIO, STEPHAN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