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2S,3S,6S,7R,9S)-3,9-Dihydroxy-2-methoxy-4-oxo-6-phenyl-5-aza-tricyclo[4.3.0.03,7]nonane-7-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 140700-5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2S,3S,6S,7R,9S)-3,9-Dihydroxy-2-methoxy-4-oxo-6-phenyl-5-aza-tricyclo[4.3.0.03,7]nonane-7-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英文别名
——
(1S,2S,3S,6S,7R,9S)-3,9-Dihydroxy-2-methoxy-4-oxo-6-phenyl-5-aza-tricyclo[4.3.0.03,7]nonane-7-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化学式
CAS
140700-59-0
化学式
C18H21NO6
mdl
——
分子量
347.368
InChiKey
ZROSZYGORYLLGP-VUVADPD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3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105.09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6.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Dioxopyrroline. L. Skeletal Rearrangements of 7-Vinyl-7-trimethylsilyloxy-5-ethoxycarbonyl-1-phenyl-2-azabicyclo(3.2.0)heptane-3,4-diones under Thermal, Basic, and Acidic Conditions.
    摘要:
    氧乙烯基环丁烷(2),二氧吡咯烷(1)与三甲基硅氧基丁二烯的加成物,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会发生两种不同的骨架重排。热解2使得环丁烷环通过C1-C7键向乙烯基的1,3-迁移而扩张,中等产率地生成氢茚(3)。当通过四丁基氟化铵(TBAF)的作用在三甲基硅氧基乙烯基环丁烷中产生醇盐时,这种1,3-迁移极大加速。因此,2a-d在-30°C下与TBAF处理,以良好产率提供氢茚衍生物,尽管在某些情况下(2a, b)伴有副产物(10)。这表明,[2+2]光环加成反应与阴离子的1,3-迁移相结合,为功能化氢茚提供了有效的合成途径。在酸性条件下,氧乙烯基环丁烷(2)重排,唯一地生成2-氮杂三环[4.3.0.04,9]壬烷(10),其形成可以解释为通过C1-C7键向乙烯基的1,2-迁移伴随着环丁烷环的扩张,发生的分子内Prins型环化反应。
    DOI:
    10.1248/cpb.40.36
  • 作为产物:
    描述:
    (1R,2S,3S,6S,7R)-3-Hydroxy-2-methoxy-4,9-dioxo-6-phenyl-5-aza-tricyclo[4.3.0.03,7]nonane-7-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66%的产率得到(1S,2S,3S,6S,7R,9S)-3,9-Dihydroxy-2-methoxy-4-oxo-6-phenyl-5-aza-tricyclo[4.3.0.03,7]nonane-7-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Dioxopyrroline. L. Skeletal Rearrangements of 7-Vinyl-7-trimethylsilyloxy-5-ethoxycarbonyl-1-phenyl-2-azabicyclo(3.2.0)heptane-3,4-diones under Thermal, Basic, and Acidic Conditions.
    摘要:
    氧乙烯基环丁烷(2),二氧吡咯烷(1)与三甲基硅氧基丁二烯的加成物,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会发生两种不同的骨架重排。热解2使得环丁烷环通过C1-C7键向乙烯基的1,3-迁移而扩张,中等产率地生成氢茚(3)。当通过四丁基氟化铵(TBAF)的作用在三甲基硅氧基乙烯基环丁烷中产生醇盐时,这种1,3-迁移极大加速。因此,2a-d在-30°C下与TBAF处理,以良好产率提供氢茚衍生物,尽管在某些情况下(2a, b)伴有副产物(10)。这表明,[2+2]光环加成反应与阴离子的1,3-迁移相结合,为功能化氢茚提供了有效的合成途径。在酸性条件下,氧乙烯基环丁烷(2)重排,唯一地生成2-氮杂三环[4.3.0.04,9]壬烷(10),其形成可以解释为通过C1-C7键向乙烯基的1,2-迁移伴随着环丁烷环的扩张,发生的分子内Prins型环化反应。
    DOI:
    10.1248/cpb.40.3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