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methyl-3-methylene-5-propyldihydrofuran-2(3H)-one | 71741-4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methyl-3-methylene-5-propyldihydrofuran-2(3H)-one
英文别名
5-methyl-3-methylidene-5-propyloxolan-2-one
5-methyl-3-methylene-5-propyldihydrofuran-2(3H)-one化学式
CAS
71741-44-1
化学式
C9H14O2
mdl
——
分子量
154.209
InChiKey
MOJUZILFWJULD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5
  • 重原子数:
    11.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2-甲基戊醛奎宁环-3-醇二氯乙基铝sodium carbonate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乙醚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0.83h, 生成 5-methyl-3-methylene-5-propyldihydrofuran-2(3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应变驱动的各向异性重排:α-亚甲基-γ-丁内酯的统一环扩环方法
    摘要:
    已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应变驱动的α-亚甲基-β-内酯的重整排列,这使得能够有效利用显示出显着结构多样性的各种α-亚甲基-γ-丁内酯。该反应的几个吸引人的特征,包括出色的效率,高立体特异性,可预测的化学选择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使其成为合成天然或合成来源的含MBL分子的有力工具。实验和计算证据均表明,致各向异性重排的新变体以二元模式进行:虽然异步协同机制最有可能解释了以氢迁移为特征的反应,但在芳基迁移的情况下,涉及involving离子中间体的逐步过程是有利的。
    DOI:
    10.1002/anie.20201316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2-Bromo-3-trimethylsilylpropene. An annulating agent for five-membered carbo- and heterocycles
    作者:Barry M. Trost、Brian P. Coppola
    DOI:10.1021/ja00388a112
    日期:1982.12
    degradation product from any mechanism other than that proceeding directly through [3.3] shifts (e.g., 1 4 b 5 3b). The observed ratios in Table I are clearly incompatible with the generation of 3a, and hence 2 and/or 7, but show admirable coincidence with the values calculated for the direct sigmatropic shift sequence. These results constitute a truly surprising experimental manifest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如果 2 是中间体(“[2 + 2 + 2]”),则 0:2:1 如果重排涉及 4 b 和 5(但不是 7)(“[3.3]”),并且 2:6:7 如果7 很容易获得(“spir0[3.3]”)。*~ 如果所有环碳上的标签以某种方式打乱(“随机”),该比例将为 1:10:7。检查未标记丁二酮的母峰包络 atm / e 86-8821 可以通过考虑 90% 13C 标记掺入和未富集位置中天然丰度标记的存在来预测上述选项的预期峰值比(表 I )。也许最明显的是,除了直接通过 [3.3] 转换(例如,1 4 b 5 3b)之外的任何机制形成双标记降解产物的必要性。表 I 中观察到的比率显然与 3a 的生成不相容,因此 2 和/或 7,但与为直接 sigmatropic 移位序列计算的值显示出令人钦佩的重合。这些结果构成了理论预测的真正令人惊讶的实验表现,即热 [2 + 2 + 21 炔烃环加成在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