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formyl-8-m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 | 32862-5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formyl-8-m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
英文别名
1-Formyl-8-methyl-1,2,3,4-tetrahydro-chinolin;8-methyl-3,4-dihydro-2H-quinoline-1-carbaldehyde
1-formyl-8-m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化学式
CAS
32862-55-8
化学式
C11H13NO
mdl
——
分子量
175.23
InChiKey
USXGOEQOYBPOP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18.3±32.0 °C(Predicted)
  • 密度:
    1.16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8-甲基喹啉甲酸 在 nitrogen modified cobalt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carbon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1-formyl-8-methyl-1,2,3,4-tetrahydr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选择性钴纳米颗粒用于N-杂芳烃的催化转移加氢
    摘要:
    通过将乙酸钴(II)生成的混合物在三聚氰胺或废弃的三聚氰胺树脂的水溶液中热解,制得负载在碳上的氮改性钴催化剂。在不存在碱的情况下,获得的纳米结构材料催化N-杂芳烃与甲酸的转移氢化。最佳的Co / Melamine-2 @ C-700催化剂对甲酸脱氢成分子氢和二氧化碳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并且可以还原各种N-杂芳烃,包括具有敏感官能团的底物。
    DOI:
    10.1039/c7sc02062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old Particles Supported on Amino-Functionalized Silica Catalyze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作者:Beáta Vilhanová、Jeroen A. van Bokhoven、Marco Ranocchiari
    DOI:10.1002/adsc.201601147
    日期:2017.2.20
    supported on amino‐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te SBA‐15 are highly active in transfer hydrogenation of structurally diverse unsaturated N‐heterocyclic compounds. The heterocyclic ring is reduced selectively. The gold particles aggregate to a diameter of 4–5 nm in the presence of formic acid/triethylamine (hydrogen donor) during the first catalytic run. In subsequent cycles the nanoparticles maintain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证明了极小的颗粒(d基官能化的介孔硅酸盐SBA-15上支撑的= 0.6±0.2 nm)在结构多样的不饱和N杂环化合物的转移氢化中具有很高的活性。杂环被选择性地还原。在第一个催化运行过程中,在存在甲酸/三乙胺(氢供体)的情况下,粒子聚集至4–5 nm的直径。在随后的循环中,纳米粒子保持其尺寸,产生了非常稳定的催化系统,该系统被回收了五次以上。相反,具有较大(约5–35 nm)颗粒的类似SBA催化剂则没有活性。过量的甲酸还会导致氢化产物的甲酰胺衍生物形成,可以定量地对其进行甲酰化。十五种结构不同的底物,包括喹啉异喹啉喹喔啉,a啶,咯啉,喹唑啉菲啶被氢化和去甲酰基化,以总收率> 90%得到胺产物。标记实验表明,与1,4加成反应相比,1,2加成反应随后形成的中间体歧化是优选的反应路径,这表明氢化的参与。
  • Judin et al., Vestnik Moskovskogo Universiteta, 1958, vol. 13, # 2, p. 169,174
    作者:Judin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