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N-methylimidazole)diiodozinc(II) | 24597-79-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N-methylimidazole)diiodozinc(II)
英文别名
[ZnII(N-methylimidazole)2I2];[ZnII(N-MeIm)2I2];diiodozinc;1-methylimidazole
bis(N-methylimidazole)diiodozinc(II)化学式
CAS
24597-79-3
化学式
C8H12I2N4Zn
mdl
——
分子量
483.409
InChiKey
WGFMZBSYQXGSOE-UHFFFAOYSA-L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基咪唑 、 zinc(II) iodide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37%的产率得到bis(N-methylimidazole)diiodozinc(II)
    参考文献:
    名称:
    1-烷基-咪唑和 (-)-尼古丁的锌 (II) 卤化物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蓝光发射
    摘要:
    摘要 形式为 L2ZnX2 (X=Cl, Br, I) 的 Zn(II) 卤化物络合物含有生物相关或生物相关配体,如 1-烷基-咪唑(烷基 = 甲基、乙基和异丙基)或 (-) - 呈现尼古丁。所有配合物均通过 1 H NMR 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大多数配合物的分子结构由单晶 X 射线衍射确定。锌离子存在于由两个卤化物阴离子和 N-杂环的两个氮原子配位的四面体环境中。在光激发时,尼古丁复合物具有蓝色发射,我们暂时将其分配给磷光。
    DOI:
    10.1515/znb-2016-01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spectrophotometric investigation, structural study,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a series of new zinc(II) complexes
    作者:Azam Zamani、Mehdi Salehi、S. Maryam Sajjadi、Maciej Kubicki、Grzegorz Dutkiewicz、Ali Khaleghian
    DOI:10.1080/00958972.2014.921288
    日期:2014.5.19
    complexes were also studied on Staphylococcus aureus, Salmonella Typhi, Escherichia coli, and Bacillus subtilis by the well diffusion method. Graphical Abstract Three new zinc(II) complexes were investigated. Thes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1H NMR and UV–vis spectroscopy. The crystal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equilibrium formation
    合成了四面体 [Zn(Amine)2I2] 配合物,其中胺 = 3-甲基吡啶 (3-Mepy) (1)、4-甲基吡啶 (4-Mepy) (2) 和 N-甲基咪唑 (N-MeIm) (3)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1H NMR 和紫外-可见光谱表征。1-3 的晶体结构由 X 射线衍射确定,并具有扭曲的四面体几何形状。复合物的平衡形成常数和摩尔吸收率曲线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的多元硬建模分析获得。还通过井扩散法研究了复合物对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生物活性。图形摘要 研究了三种新的 (II) 配合物。这些配合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 表征,1H NMR 和 UV-vis 光谱。通过X射线衍射确定晶体结构。配合物的平衡形成常数和物质的摩尔吸收率曲线是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数据的多元硬建模分析获得的。此外,研究了新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并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