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1-(2-(thiophen-3-yl)vinyl)-1H-pyrazole | 1071874-6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1-(2-(thiophen-3-yl)vinyl)-1H-pyrazole
英文别名
(Z)-1-(pyrazol-1-yl)-2-(thien-3-yl)ethene;1-[(Z)-2-thiophen-3-ylethenyl]pyrazole
(Z)-1-(2-(thiophen-3-yl)vinyl)-1H-pyrazole化学式
CAS
1071874-65-1
化学式
C9H8N2S
mdl
——
分子量
176.242
InChiKey
GYXBSOLWUIOHBO-KXFIGUGU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7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7.82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唑3-乙炔基噻吩二甲基亚砜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68%的产率得到(Z)-1-(2-(thiophen-3-yl)vinyl)-1H-pyr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活化和未活化的炔烃进行吡唑/苯并吡唑的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N-烯化反应
    摘要:
    使用KOH / DMSO的超碱性溶液将N杂环加到官能化的末端炔烃和内部炔烃上,可以实现(Z)和(E)苯乙烯基吡唑和苯并吡唑的无过渡金属化学,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合成。描述。反应的立体化学结果取决于碱的时间和量。吡唑和苯并吡唑在炔烃上的反应是化学选择性发生的,而不会影响吡唑的游离-NH 2基团和炔烃的-OH基团。所设计的方案在带有长烷基链,脂环族,羟基,醚和酯官能团的炔烃上得到了很好的实现,这些炔烃具有N链烯基化产物,收率高。这种发达的方法学还为合成双乙烯基化杂环提供了便捷途径。苯乙烯基吡唑中存在的游离-NH 2,-OH,-COOR和卤素基团可进一步用于合成精制,这对生物学评估是有利的。首次,我们公开了在KOH / DMSO系统中由碱介导的(Z)-苯乙烯基吡唑向(E)-苯乙烯基吡唑的转化。顺式-反式异构化得到了对照实验和氘标记研究的支持。
    DOI:
    10.1021/acs.joc.7b017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ewis Acid Catalyzed Addition of Pyrazoles to Alkynes: Selective Synthesis of Double and Single Addition Products
    作者:Teruhisa Tsuchimoto、Kazuki Aoki、Tatsuya Wagatsuma、Yuichi Suzuki
    DOI:10.1002/ejoc.200800353
    日期:2008.8
    contrast to the selective double ad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single addition of aliphatic and aromatic terminal alkynes exclusively proceeded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silver nitrate. Internal alkynes also participated in the single addition reaction with the aid of silver triflate as a catalyst. The notable feature of this protocol is the utilization of an addition reaction being optimal
    发现盐和盐可有效催化吡唑的 N-H 键与炔烃的加成。以三氟甲磺酸为催化剂,两个吡唑区域选择性地攻击脂肪族末端炔烃的 C≡C 键的同一个碳原子,主要得到嵴二吡唑烷烃。用三氟甲磺酸代替三氟甲磺酸使我们能够实现吡唑与芳族末端炔烃的双重加成。与选择性双加成相反,脂肪族和芳香族末端炔烃的相应单加成仅在催化量的硝酸银存在下进行。在三氟甲磺酸作为催化剂的帮助下,内炔也参与了单加成反应。该协议的显着特点是从环境和原子经济的角度来看最佳加成反应的利用。还描述了反应机理。(©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69451 Weinheim, Germany, 200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