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1S,2R,4R,5R)-2,4-dihydroxy-5-methyl-2-(2-trimethylsilyl-3-furyl)cyclohexanecarboxylate | 188472-5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1S,2R,4R,5R)-2,4-dihydroxy-5-methyl-2-(2-trimethylsilyl-3-furyl)cyclohexane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1S,2R,4R,5R)-2,4-dihydroxy-5-methyl-2-(2-trimethylsilylfuran-3-yl)cyclohexane-1-carboxylate
Ethyl (1S,2R,4R,5R)-2,4-dihydroxy-5-methyl-2-(2-trimethylsilyl-3-furyl)cyclohexane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88472-58-4
化学式
C17H28O5Si
mdl
——
分子量
340.492
InChiKey
FZTWKNZSQOJYDK-GDLHICME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8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1
  • 拓扑面积:
    79.9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1S,2R,4R,5R)-2,4-dihydroxy-5-methyl-2-(2-trimethylsilyl-3-furyl)cyclohexanecarboxylate草酰氯二甲基亚砜三乙胺 作用下, 生成 (1S,2R,5R)-2-Hydroxy-5-methyl-4-oxo-2-(2-trimethylsilanyl-furan-3-yl)-cyclohexane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米尔贝霉素E的全合成:C(1)–C(10)片段的拆分和最终组装
    摘要:
    外消旋羟基环己酮 (±)-7,由酮酯 5 与 3-甲基丁-3-烯酮 6 的罗宾逊加成法制备,经立体选择性还原得到外消旋环己二醇 (±)-8。乙酰扁桃酸酯 10 和 11 的分馏结晶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 (S)- 乙酰扁桃酸 9,非对映异构体 11 结晶出来。通过选择性地皂化非对映异构体 10 和 11 的混合物,得到扁桃酸酯 12 和 13,然后结晶出所需的非对映异构体 12,就得到了所需的环己烷二醇 (±)-8的非对映异构体。对 12 进行皂化可得到环己二醇 (+)-8 的右旋对映体[也可使用 (R)-acetylmandelate ent-9 直接从外消旋二元醇 (±)-8中得到]。 右旋二元醇 (+)-8 氧化可得到左旋羟基酮 (-)-7。通过形成具有区域选择性的烯醇三甲基硅醚、苯硒化反应和氧化消除反应,将 3,4-双键引入该酮,然后还原得到环己二醇 18。通过甲基化、皂化和再酯化,可得到 2-呋喃基环己烯酸 23,使用单线态氧进行氧化后,可转化为羟基丁烯内酯 3。右旋二醇 (+)-8 也被转化为羟基丁烯内酯 29,后者缺少 3,4-双键。羟基丁烯内酯 29 和 3 与鏻盐 2 之间的维蒂希反应条件已经开发出来,在使用重氮甲烷进行酯化和碘诱导 10,11 双键异构化之后,可以得到酯 32 和 37。脱保护后得到羟基酸 33 和 39,这两种酸经过环化后得到大环内酯 34 和 40。选择性还原这些甲酯可得到 3,4-二氢米尔贝霉素 E 35 和米尔贝霉素 E 1。
    DOI:
    10.1039/a605894i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米尔贝霉素E的全合成:C(1)–C(10)片段的拆分和最终组装
    摘要:
    外消旋羟基环己酮 (±)-7,由酮酯 5 与 3-甲基丁-3-烯酮 6 的罗宾逊加成法制备,经立体选择性还原得到外消旋环己二醇 (±)-8。乙酰扁桃酸酯 10 和 11 的分馏结晶解决了这一问题。对于 (S)- 乙酰扁桃酸 9,非对映异构体 11 结晶出来。通过选择性地皂化非对映异构体 10 和 11 的混合物,得到扁桃酸酯 12 和 13,然后结晶出所需的非对映异构体 12,就得到了所需的环己烷二醇 (±)-8的非对映异构体。对 12 进行皂化可得到环己二醇 (+)-8 的右旋对映体[也可使用 (R)-acetylmandelate ent-9 直接从外消旋二元醇 (±)-8中得到]。 右旋二元醇 (+)-8 氧化可得到左旋羟基酮 (-)-7。通过形成具有区域选择性的烯醇三甲基硅醚、苯硒化反应和氧化消除反应,将 3,4-双键引入该酮,然后还原得到环己二醇 18。通过甲基化、皂化和再酯化,可得到 2-呋喃基环己烯酸 23,使用单线态氧进行氧化后,可转化为羟基丁烯内酯 3。右旋二醇 (+)-8 也被转化为羟基丁烯内酯 29,后者缺少 3,4-双键。羟基丁烯内酯 29 和 3 与鏻盐 2 之间的维蒂希反应条件已经开发出来,在使用重氮甲烷进行酯化和碘诱导 10,11 双键异构化之后,可以得到酯 32 和 37。脱保护后得到羟基酸 33 和 39,这两种酸经过环化后得到大环内酯 34 和 40。选择性还原这些甲酯可得到 3,4-二氢米尔贝霉素 E 35 和米尔贝霉素 E 1。
    DOI:
    10.1039/a605894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total synthesis of milbemycin E
    作者:Emma R. Parmee、Patrick G. Steel、Eric J. Thomas
    DOI:10.1039/c39890001250
    日期:——
    Milbemycin E (1) 3,4-dihydromilbemycin E (34) have been synthesized, the C(1)–C(10) fragment being prepared using a stereoselective Robinson annelation.
    已经合成了米尔贝霉素E(1)3,4-二氢米尔贝霉素E(34),使用立体选择性Robinson脱嵌法制备了C(1)–C(10)片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