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hloroacrylic acid sodium salt | 32997-8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hloroacrylic acid sodium salt
英文别名
sodium 2-chloroacrylate;Natrium-(2-chlor-acrylat);sodium;2-chloroprop-2-enoate
2-chloroacrylic acid sodium salt化学式
CAS
32997-86-7
化学式
C3H2ClO2*Na
mdl
——
分子量
128.49
InChiKey
BNGQLYQWSYXQLK-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05.5℃ at 101kPa
  • 密度:
    1.185 at 20℃
  • LogP:
    -2.88 at 20℃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1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0.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6190090

SDS

SDS:87cd449ce400c94a335f1753f1d5970e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chloroacrylic acid sodium salt草酰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alpha-氯丙烯酰氯
    参考文献:
    名称:
    具有非平衡阿片样激动剂和拮抗剂活性的纳曲酮衍生的亲和标签的设计和合成。在不同组织中存在不同mu受体亚型的证据。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β-富纳曲胺(2,β-FNA)类似物(3-14),它们包含在鸦片剂的6β-位连接的各种亲电基团。这些配体的阿片样物质激动剂和拮抗剂活性在豚鼠回肠(GPI)和小鼠输精管(MVD)体外测定中进行了评估。几种化合物的行为类似于β-FNA,因为它们在κ阿片受体上表现出可逆的激动剂活性,而在μ阿片受体上表现出不可逆的拮抗剂活性。一系列相关迈克尔受体的不可逆拮抗作用的等级顺序与它们的内在化学反应性并不平行,这证实了共价结合的程度部分取决于亲电子中心相对于受体亲核试剂的空间位置(二次识别)。马来酰亚胺基乙酰胺8的行为与β-FNA非常不同,相对于GPI中的mu阻滞,它在MVD中表现出更大的不可逆mu拮抗作用。这表明在两个组织中存在不同比例的mu受体亚型。测试的几种药物,包括一些非反应性对照化合物,在GPI中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持久性Kappa激动剂活性。该活性通过添加纳洛酮而逆转,在洗涤时再次出现
    DOI:
    10.1021/jm00376a018
  • 作为产物:
    描述:
    2,3-二氯丙酸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反应 5.0h, 生成 2-chloroacrylic acid sodium salt
    参考文献:
    名称:
    One-Pot Synthesis ofdl-2-Amino-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
    摘要:
    DL-2-Amino-2-thiazoline-4-carboxylic acid was prepared in one-pot reaction from 2,3-dichloropropionic acid. Not only the procedure was simplified, but also the yield was increased from less than 63% recorded to 93%.
    DOI:
    10.1081/scc-1200171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P1760064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