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4'.5.7-Pentahydroxy-flavanon | 4050-92-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4'.5.7-Pentahydroxy-flavanon
英文别名
(2S)-2-hydroxyeriodictyol;(2S)-2-(3,4-dihydroxyphenyl)-2,5,7-trihydroxy-3H-chromen-4-one
2.3'.4'.5.7-Pentahydroxy-flavanon化学式
CAS
4050-92-4
化学式
C15H12O7
mdl
——
分子量
304.256
InChiKey
WBHCYFXEVWJBEE-HNNXBMF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3
  • 拓扑面积:
    127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7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圣草酚氧气 、 1-Deoxy-1-(7,8-dimethyl-2,4-dioxidobenzo[g]pteridin-10(5H)-yl)-5-O-phosphonopentitol 生成 2.3'.4'.5.7-Pentahydroxy-flavanon氢(+1)阳离子 、 FMN
    参考文献:
    名称:
    CYP93G2 Is a Flavanone 2-Hydroxylase Required for C-Glycosylflavone Biosynthesis in Rice  
    摘要:
    摘要

    C-糖基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其中许多具有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作用。它们是一类特殊的类黄酮苷,其中糖基与黄酮骨架C键连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C-糖基黄酮类化合物与O-糖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合成起源。最近在水稻(Oryza sativa)中描述了一种C-葡萄糖转移酶(OsCGT),它接受2-羟基黄酮酮底物和一种脱水酶活性,有选择地将C-葡萄糖基-2-羟基黄酮酮转化为6C-葡萄糖基黄酮。在本研究中,我们提供了体外和体内证据,表明水稻P450 CYP93G2蛋白由Os06g01250编码,是一个功能性的黄酮酮2-羟化酶。CYP93G2与CYP93B亚家族相关,后者由双子叶植物黄酮合成酶II酶组成。在NADPH存在下,重组CYP93G2将柚皮素和二氢黄酮转化为相应的2-羟基黄酮酮。此外,CYP93G2产生2-羟基黄酮酮,在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通过O-糖基化进行修饰。在拟南芥中共表达CYP93G2和OsCGT导致了C-葡萄糖基-2-羟基黄酮酮以二苯甲酮互变异构体形式产生。先前在体外OsCGT反应产物中报告了相同的结构。因此,CYP93G2在植物中将黄酮酮底物转化为由OsCGT进行C-糖基化的2-羟基黄酮酮。此外,在水稻(O. sativa subsp. japonica 'Zhonghua 11')中敲低Os06g01250会优先降低C-糖基黄烯酮、C-糖基槐荚黄酮和C-糖基黄芩酮的积累,但不影响在谷物中经常存在的O-糖苷化物质三糙皮素的水平。综上所述,我们的研究明确将CYP93G2指定为水稻中引导黄酮酮通道到C-糖基黄酮类生物合成的第一个酶。

    DOI:
    10.1104/pp.110.1610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dentification of a cytochrome P450 cDNA encoding (2<i>S</i> )-flavanone 2-hydroxylase of licorice (<i>Glycyrrhiza echinata</i> L.; Fabaceae) which represents licodione synthase and flavone synthase II <sup>1</sup>
    作者:Tomoyoshi Akashi、Toshio Aoki、Shin-ichi Ayabe
    DOI:10.1016/s0014-5793(98)00781-9
    日期:1998.7.17
    The microsome of insect cells expressing CYP Ge‐5 (CYP93B1), a cytochrome P450 cDNA of licorice (Glycyrrhiza echinata L.), catalyzed the formation of [14C]licodione and [14C]‐2‐hydroxynaringenin from (2S)‐[14C]liquiritigenin and (2S)‐[14C]naringenin, respectively. On acid treatment, the products were converted to 14C‐labeled 7,4′‐dihydroxyflavone and apigenin. Eriodictyol was also converted to luteolin
    表达 CYP Ge-5 (CYP93B1) 的昆虫细胞微粒体是甘草 (Glycyrrhiza echinata L.) 的一种细胞色素 P450 cDNA,催化 [14C]licodione 和 [14C]-2-羟基柚皮素从 (2S)-[14C ]甘草素和(2S)-[14C]柚皮素。酸处理后,产物转化为 14C 标记的 7,4'-二羟基黄酮芹菜素。通过与表达 CYP93B1 的酵母微粒体反应和随后的酸处理,圣草酚也转化为木犀草素。因此,CYP93B1 显示编码 (2S)-黄烷酮 2-羟化酶,根据所使用的底物,该酶以前被指定为甘二酮合酶和黄酮合酶 II。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