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0,10′-dibenzo[h]quinoline | 51081-08-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0,10′-dibenzo[h]quinoline
英文别名
10-Benzo[h]quinolin-10-ylbenzo[h]quinoline
10,10′-dibenzo[h]quinoline化学式
CAS
51081-08-4
化学式
C26H16N2
mdl
——
分子量
356.426
InChiKey
BBYHVDCBNRSLO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6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0,10′-dibenzo[h]quinoline 在 tetrafluoroboric acid 作用下, 以 乙酸乙酯 为溶剂, 以81%的产率得到10,10′-dibenzo[h]quinolinium bis(tetrafluorobor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间二取代萘对生物学上重要的NH··π相互作用进行建模。
    摘要: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1-氨基萘的8-芳基和8-吡咯基衍生物作为简单,可合成并具有良好预组织的模型,以更好地了解参与稳定N的NH···π相互作用的性质。二级和三级蛋白质结构以及生物受体对客体分子的识别。结果表明,当NH-给体为带正电的基团,例如Me 2 NH +时,NH···π结合特别有效。,并且π-给体是富电子的芳族取代基,特别是1-吡咯基或4-羟苯基。使用质子化的四氟硼酸盐,通过理论计算证明了强大的抗衡离子作用。通过几种机制,包括短CH···F接触,分叉和远距离分散,抗衡离子促进了相当大的结构变化,并削弱了“裸”阳离子中12-15 kcal mol –1的NH···π相互作用。盐中5–9 kcal mol –1。为此,8-(2,5-二甲基吡咯-1-基)-N,N具有记录的NH··π质心键的线性和短度(2.07Å)的-二甲基萘-1-四氟硼酸铵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强的NH··π相互作用的最合适模型。
    DOI:
    10.1021/acs.joc.0c01697
  • 作为产物:
    描述:
    10-bromobenzo[h]quinolinesodium sulfat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90%的产率得到10,10′-dibenzo[h]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可控氧化的钯纳米催化剂进行定向CH活化和串联交叉偶联反应
    摘要:
    钯纳米颗粒的可控氧化提供了高价的Pd IV氧簇,可有效促进定向的CH卤化反应。此外,钯纳米粒子可能会经历氧化态的变化,从而在一个系统中同时提供高价Pd IV和低价Pd 0物种,因此发生了CH卤化和交叉偶联(C,N,C -C和C-S键的形成已成功建立。
    DOI:
    10.1002/anie.20170030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and Highly Regioselective Cross-Coupling of Aromatic C−H Substrates
    作者:Kami L. Hull、Melanie S. Sanford
    DOI:10.1021/ja074395z
    日期:2007.10.1
    This communication describes a new Pd-catalyzed reaction for the highly chemo- and regioselective oxidative cross-coupling of aromatic C-H bonds. This transformation is proposed to proceed via two discrete C-H activation steps whose selectivities are predominantly controlled by proximity to a ligand (first C-H activation) or by the steric environment around the arene C-H bond (second C-H activation). Furthermore, the selectivity of the second C-H activation reaction can be controlled by tuning the ligand environment around the Pd center.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