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5,8-Trioxa-16,19,23-triaza-tricyclo[23.4.0.09,14]nonacosa-1(25),9(14),10,12,26,28-hexaene | 173547-19-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5,8-Trioxa-16,19,23-triaza-tricyclo[23.4.0.09,14]nonacosa-1(25),9(14),10,12,26,28-hexaene
英文别名
——
2,5,8-Trioxa-16,19,23-triaza-tricyclo[23.4.0.09,14]nonacosa-1(25),9(14),10,12,26,28-hexaene化学式
CAS
173547-19-8
化学式
C23H33N3O3
mdl
——
分子量
399.533
InChiKey
RESPMSWHHKBRGU-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3
  • 重原子数:
    29.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8
  • 拓扑面积:
    63.78
  • 氢给体数:
    3.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Macrocyclic Ligand Design. Structure - Function Relationships Underlying the Interaction of Zinc(II), Cadmium(II), Silver(I) and Lead(II) with Mixed-Donor Macrocyclic Ligands
    摘要:
    锌(II)、镉(II)、银(I)和铅(II) 锌(II)、镉(II)、银(I)和铅(II)与一系列混合供体二苯并取代大环配体的相互作用、 加入 O2N3-、 O2N4-、 O3N2-、 O3N3-、 和 和 O2N3S 供体组。 进行了研究。各复合物在 95%甲醇(I = 0-1; Et4NClO4,25°C)中各自络合物的对数 K 值是通过电位计测定的。 用电位计测定。所有配体都与上述金属离子形成 1 : 1(金属/配体)的 配体与上述金属离子形成 1 : 1(金属/配体)的络合物,但在个别情况下也观察到了 MLH2+ 复合物。研究 配体结构的变化对各自络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进行了比较。 银(I)和铅(II)与 17 元和 18 元的 配体系统的结合进行了评估。 银(I)和铅(II)与 17 元和 18 元 O3N2 配体系统的结合情况进行了评估。 13C n.m.r. 自旋晶格弛豫(T1 (T1) 研究以及 通过 13C n.m.r 自旋-晶格弛豫(T1)研究以及观察特定配体共振的化学位移对 的化学位移。总的来说,n.m.r.结果与观察到的 观察到的单个络合物的热力学稳定性密切相关。
    DOI:
    10.1071/c97188
  • 作为产物:
    描述:
    N-(2-乙氨基)-1,3-丙二胺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0.42h, 生成 2,5,8-Trioxa-16,19,23-triaza-tricyclo[23.4.0.09,14]nonacosa-1(25),9(14),10,12,26,28-hexaene
    参考文献:
    名称:
    New Macrocyclic Ligands. VI. 20- to 22-Membered Dibenzo-Substituted Rings Incorporating Mixed Nitrogen, Oxygen and/or Sulfur Donor Atoms
    摘要:
    本论文报告了 10 个含有混合氮、氧和/或硫供体组的二苯并取代大环的合成和表征。这些新系统包含六个潜在的供体位点,扩大了之前报道的相关(潜在的四位和五位)大环系统的范围。
    DOI:
    10.1071/ch995181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acrocyclic ligand design: 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s involving the interaction of cobalt(II), nickel(II) and copper(II) with mixed donor macrocyclic ligands
    作者:Carol A. Davis、Paul A. Duckworth、Anthony J. Leong、Leonard F. Lindoy、Alan Bashall、Mary McPartlin
    DOI:10.1016/s0020-1693(97)06072-6
    日期:1998.5
    Abstract A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of Co(II), Ni(II) and Cu(II) with a series of mixed-donor dibenzo-substituted macrocyclic ligands, incorporating O 2 N 3 -, O 2 N 4 -, O 3 N 2 -, O 3 N 3 - and O 4 N 2 -donor sets, has been carried out. The thermodynamic stabilities of the respective complexes in 95% methanol ( I = 0.1; Et 4 NClO 4 , 25°C) have been determined. All ligands form 1:1
    摘要比较了Co(II),Ni(II)和Cu(II)与一系列混合供体二苯并取代的大环配体的相互作用,该配体包含O 2 N 3-,O 2 N 4-,O 3已经进行了N 2-,O 3 N 3-和O 4 N 2-供体组。已经确定了各络合物在95%甲醇中的热力学稳定性(I = 0.1; Et 4 NClO 4,25℃)。所有配体与上述属离子形成1:1(属:配体)物种,尽管在少数情况下还检测到MLH 2+类型的物种。为了阐明配体的结构/功能关系,已经进行了配体主链和/或供体原子组的变化对各个复杂稳定性的影响的分析。将结果与先前从相关混合施主(循环)系统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给出了O 3 N 3-供体大环(V)的硝酸镍(II)配合物的X射线结构。在单斜空间群P 2 1 / n中结晶的C 23 H 35 N 5 NiO 10,a = 17.201(3),b = 11.341(2),c = 14.742(3)A,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