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R,4S,5R)-3-benzoyl-2-(p-methoxyphenyl)-4-phenyl-1,3-oxazolidine-5-carboxylate | 157826-09-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R,4S,5R)-3-benzoyl-2-(p-methoxyphenyl)-4-phenyl-1,3-oxazolidine-5-carboxylate
英文别名
(2R,4S,5R)-3-benzoyl-2-(4-methoxyphenyl)-4-phenyl-5-methoxycarbonyl-1,3-oxazolidine;methyl (2R,4S,5R)-3-benzoyl-2-(4-methoxyphenyl)-4-phenyl-1,3-oxazolidine-5-carboxylate
Methyl (2R,4S,5R)-3-benzoyl-2-(p-methoxyphenyl)-4-phenyl-1,3-oxazolidine-5-carboxylate化学式
CAS
157826-09-0
化学式
C25H23NO5
mdl
——
分子量
417.461
InChiKey
FZRNNLJMBCKCHG-WMTXJRD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87.1±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3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3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65.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R,4S,5R)-3-benzoyl-2-(p-methoxyphenyl)-4-phenyl-1,3-oxazolidine-5-carboxylate 在 lithium hydroxide 、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以52%的产率得到(2R,4S,5R)-3-苯甲酰基-2-(4-甲氧基苯基)-4-苯基-5-恶唑烷羧酸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对映选择性羟醛反应制备的 7-TES 浆果赤霉素 III 与受保护的 N-苯甲酰基苯基异丝氨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完全不对称合成紫杉醇
    摘要:
    紫杉醇的全不对称合成是通过受保护的 N-苯甲酰基苯基异丝氨酸 4 或 9 与 7-TES 浆果赤霉素 III 之间的脱水缩合完成的,后者由 8 元环烯酮制备。紫杉醇侧链 4、7、9 和 11,即光学活性保护的 N-苯甲酰基苯基异丝氨酸,通过对映选择性羟醛反应从两种非手性原料苯甲醛和衍生自 S-乙基苄氧基乙硫酸酯的烯醇甲硅烷基醚成功合成。
    DOI:
    10.1246/cl.1998.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对映选择性羟醛反应制备的 7-TES 浆果赤霉素 III 与受保护的 N-苯甲酰基苯基异丝氨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完全不对称合成紫杉醇
    摘要:
    紫杉醇的全不对称合成是通过受保护的 N-苯甲酰基苯基异丝氨酸 4 或 9 与 7-TES 浆果赤霉素 III 之间的脱水缩合完成的,后者由 8 元环烯酮制备。紫杉醇侧链 4、7、9 和 11,即光学活性保护的 N-苯甲酰基苯基异丝氨酸,通过对映选择性羟醛反应从两种非手性原料苯甲醛和衍生自 S-乙基苄氧基乙硫酸酯的烯醇甲硅烷基醚成功合成。
    DOI:
    10.1246/cl.199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rect,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the protected paclitaxel (taxol) side chain and high-yield transformation to paclitaxel
    作者:Alice M. Kanazawa、Jean-No�l Denis、Andrew E. Greene
    DOI:10.1039/c39940002591
    日期:——
    A short, efficient approach to the p-methoxybenzylidene-protected paclitaxel (Taxol) side chain through benzaldehyde benzoylimine-chiral enolate condensation, followed by DDQ-mediated oxazolidine formation and hydrolysis is described; the C-7-triethylsilyl derivative of baccatin III undergoes esterification with this side chain in the presence of DCC and DMAP to provide after acid hydrolysis paclitaxel in excellent overall yield.
    本研究介绍了通过苯甲醛苯甲酰亚甲基手性烯醇缩合,然后在 DDQ 介导下形成噁唑烷并进行解,从而获得对甲氧基苯亚甲基保护的紫杉醇(Taxol)侧链的简捷高效方法;在 DCCDMAP 的存在下,巴卡丁 III 的 C-7 三乙基硅烷生物与该侧链发生酯化反应,经酸解后得到紫杉醇,总体收率极高。
  • Process for preparing taxane derivatives
    申请人:Rhone-Poulenc Rorer S.A.
    公开号:US05637723A1
    公开(公告)日:1997-06-10
    Method of preparing taxane derivatives of general formula (I) by esterification of protected baccatine III or 10-deacetyl-baccatine III by means of an acid of general formula (VII), deprotection of the side chain and elimination of the hydroxy function protection groupings. In general formulae (I) and (VII): Ar stands for aryl, R is hydrogen or acetyl, R.sub.1 is benzoyl or R.sub.2 --O--CO-- in which R.sub.2 is alkyl, alkenyl, alkynyl, cycloalkyl, cycloalkenyl, bicycloalkyl, phenyl or heterocyclyl, and R.sub.3 is hydrogen, alkoxy, optionally substituted aryl. ##STR1##
    通过使用一般式(VII)的酸酯化保护的Baccatine III或10-去乙酰基Baccatine III的方法,去保护侧链并消除羟基保护基团,制备一般式(I)的紫杉醇生物。在一般式(I)和(VII)中:Ar代表芳基,R为氢或乙酰基,R.sub.1为苯甲酰基或R.sub.2 -O-CO-,其中R.sub.2为烷基,烯基,炔基,环烷基,环烯基,双环烷基,苯基或杂环基,R.sub.3为氢,烷氧基,可选取代的芳基。##STR1##
  • Asymmetric Total Synthesis of TaxolR
    作者:Teruaki Mukaiyama、Isamu Shiina、Hayato Iwadare、Masahiro Saitoh、Toshihiro Nishimura、Naoto Ohkawa、Hiroki Sakoh、Koji Nishimura、Yu-ichirou Tani、Masatoshi Hasegawa、Koji Yamada、Katsuyuki Saitoh
    DOI:10.1002/(sici)1521-3765(19990104)5:1<121::aid-chem121>3.3.co;2-f
    日期:1999.1.4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R,2''R,3R,3''R)-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氟-3-异丙氧基苯基)三氟硼酸钾 (+)-6,6'-{[(1R,3R)-1,3-二甲基-1,3基]双(氧)}双[4,8-双(叔丁基)-2,10-二甲氧基-丙二醇 麦角甾烷-6-酮,2,3,22,23-四羟基-,(2a,3a,5a,22S,23S)- 鲁前列醇 顺式6-(对甲氧基苯基)-5-己烯酸 顺式-铂戊脒碘化物 顺式-四氢-2-苯氧基-N,N,N-三甲基-2H-吡喃-3-铵碘化物 顺式-4-甲氧基苯基1-丙烯基醚 顺式-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 顺式-1,3-二甲基-4-苯基-2-氮杂环丁酮 非那西丁杂质7 非那西丁杂质3 非那西丁杂质22 非那西丁杂质18 非那卡因 非布司他杂质37 非布司他杂质30 非布丙醇 雷诺嗪 阿达洛尔 阿达洛尔 阿莫噁酮 阿莫兰特 阿维西利 阿索卡诺 阿米维林 阿立酮 阿曲汀中间体3 阿普洛尔 阿普斯特杂质67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普斯特中间体 阿托西汀EP杂质A 阿托莫西汀杂质24 阿托莫西汀杂质10 阿托莫西汀EP杂质C 阿尼扎芬 阿利克仑中间体3 间苯胺氢氟乙酰氯 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醚 间苯二酚二异丙醇醚 间苯二酚二(2-羟乙基)醚 间苄氧基苯乙醇 间甲苯氧基乙酸肼 间甲苯氧基乙腈 间甲苯异氰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