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菲罗啉配体
2-(对甲氧基苯基)-9-(5′-甲基吡啶-2′-基)-1,10-菲罗啉
合成了 L,并证明可形成四配位的
CuI(L)2 (1) 和六配位的
CuII(L)2 (2) 复合物。它们的
通过 X 射线晶体学确定了它们的结构:(1)
C50H38CuN6O2.BF4、
(1) C50H38CuN6O2.BF4,三菱形,空间群 P-1、
a12-924(3), b
14-567(4), c 12-649(3) Å , α
105-57(2), β 107-68(2), γ 104-00(2)°; (2)
C50H38CuN6O2.2PF6、
单斜,空间群 P
21/c,a
17-701(5), b 19-285(5),
c 14-93(4) Å, β 98-20(2)°.
在溶液中,循环伏安测量结果表明铜(I)和铜(II)络合物的
铜(II)配合物的吡啶取代基会随着氧化态的变化而发生快速重排。
随着氧化态的改变而发生快速重排。令人惊讶的是,X 射线数据显示,配体在氧化态附近有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
配体在铜(I)离子周围有两种不同的配位模式,即
1,10-菲罗啉核为单齿或双齿。在溶液中、
在溶液中,即使在多个温度下获得的 1H n.m.r. 光谱也只显示一组信号。
在溶液中,由于即使在多个温度下获得的 1H n.m.r. 光谱也只显示一组信号,因此建议
菲罗啉的两种配位模式之间发生了快速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