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Octamethylporphyrinogen | 23016-66-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Octamethylporphyrinogen
英文别名
2,3,7,8,12,13,17,18-octamethyl-porphyrinogen;2,3,7,8,12,13,17,18-Oktamethyl-porphyrinogen
Octamethylporphyrinogen化学式
CAS
23016-66-2
化学式
C28H36N4
mdl
——
分子量
428.621
InChiKey
UHVOCINMVBYTC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700.7±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4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14
  • 重原子数:
    32.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3
  • 拓扑面积:
    63.16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Octamethylporphyrinogen 在 parachloroanil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1 g的产率得到2,3,7,8,12,13,17,18-octamethyl-porphyrin
    参考文献:
    名称:
    八甲基卟啉铜,C28H28N4Cu - 气相中卟啉的首次实验结构测定
    摘要:
    摘要 给出了游离卟啉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实验研究的第一个实例。气相电子衍射应用于八甲基卟啉铜 (II), C28H28N4Cu 的分子结构测定,在 674(10) K 的扩散池温度下。发现该分子具有 D4h 对称的几何构型,具有以下主要核间结构距离和价角:rh1(Cu–N) = 2.013(5) A,rh1(C(N)–N) = 1.378(4) A,rh1(C(N)–C) = 1.454(3) A, rh1(C–C(Me)) = 1.503(3) A, rh1(C(Me)–C(Me)) = 1.372(3) A, rh1(C(N)–C(α)) = 1.390( 3) A, ∠ Cu–N–C(N) = 127.1(1)°, ∠ C(N)–N–C(N) = 105.7(2)°, ∠ N–C(N)–C(Me ) = 110.8(2), ∠ C(N)–C(Me)–C(Me) = 106.4(2)°,
    DOI:
    10.1016/j.molstruc.2010.02.029
  • 作为产物:
    描述:
    2-羟甲基-3,4-二甲基吡咯氢溴酸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Octamethylporphyrinogen
    参考文献:
    名称:
    八甲基卟啉铜,C28H28N4Cu - 气相中卟啉的首次实验结构测定
    摘要:
    摘要 给出了游离卟啉金属配合物分子结构实验研究的第一个实例。气相电子衍射应用于八甲基卟啉铜 (II), C28H28N4Cu 的分子结构测定,在 674(10) K 的扩散池温度下。发现该分子具有 D4h 对称的几何构型,具有以下主要核间结构距离和价角:rh1(Cu–N) = 2.013(5) A,rh1(C(N)–N) = 1.378(4) A,rh1(C(N)–C) = 1.454(3) A, rh1(C–C(Me)) = 1.503(3) A, rh1(C(Me)–C(Me)) = 1.372(3) A, rh1(C(N)–C(α)) = 1.390( 3) A, ∠ Cu–N–C(N) = 127.1(1)°, ∠ C(N)–N–C(N) = 105.7(2)°, ∠ N–C(N)–C(Me ) = 110.8(2), ∠ C(N)–C(Me)–C(Me) = 106.4(2)°,
    DOI:
    10.1016/j.molstruc.2010.02.0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Brunner, Enno,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1, # 7, p. 1207 - 1214
    作者:Brunner, Enno
    DOI:——
    日期:——
  • Maltzan, Bernd von, Angewandte Chemie, 1982, vol. 94, # 10, p. 801 - 802
    作者:Maltzan, Bernd von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