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Morpholino-thiocarbonyl)benzimidchlorid | 82655-6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Morpholino-thiocarbonyl)benzimidchlorid
英文别名
(Z)-N-(morpholine-4-carbothioyl)benzenecarboximidoyl chloride
N-(Morpholino-thiocarbonyl)benzimidchlorid化学式
CAS
82655-60-5
化学式
C12H13ClN2OS
mdl
——
分子量
268.767
InChiKey
YNZMEDALWIWSOJ-KAMYIIQD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19-121 °C(Solv: acetone (67-64-1))
  • 沸点:
    387.6±52.0 °C(Predicted)
  • 密度:
    1.28±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29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24.8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Morpholino-thiocarbonyl)benzimidchlorid盐酸羟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28%的产率得到5-Morpholino-3-phenyl-1,2,4-oxadiazol
    参考文献:
    名称:
    Weber, Gunther; Hartung, Juergen; Beyer, Lothar, Zeitschrift fur Chemie, 1986, vol. 26, # 2, p. 70 - 71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morpholine-4-carbothioic acid benzoylamide; nickel(II) complex (2:1) 在 氯化亚砜 作用下, 以 四氯化碳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N-(Morpholino-thiocarbonyl)benzimidchlorid
    参考文献:
    名称:
    镍(II)钴基N-酰基硫代氨基苯磺酸盐:硫代氨基苯甲酸衍生物的ein einfacher zugangfürneue
    摘要:
    过渡金属配位的N,N-二烷基取代的N'-苯甲酰基硫脲与亲电子试剂的反应不同于非配位的配体的反应。镍(II)螯合物1种形式与有机酸氯化物RCOCI的N“ N” -diacylated硫脲2,并用亚硫酰氯Ñ - (氨基硫代羰基)苯甲亚胺氯化物3。的氯的取代3个产率的硫脲衍生物的新:由醇化物的反应Ñ -aminothiocarbony)benzimidates 4形成,与氨和与胺,ñ - (氨基硫代)苄脒形成5,并用硫化钠形成N-(硫代苯甲酰基)硫脲6。产物的结构通过1 H-NM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ESCA)和质谱来描述。
    DOI:
    10.1016/s0040-4020(01)9118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Koehler, Ronald; Beyer, Lothar; Hantschmann, Achim, Zeitschrift fur Chemie, 1990, vol. 30, # 3, p. 102 - 103
    作者:Koehler, Ronald、Beyer, Lothar、Hantschmann, Achim、Hoyer, Eberhard
    DOI:——
    日期:——
  • Weber, G.; Hartung, J.; Beyer, L.,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88, vol. 330, # 2, p. 241 - 247
    作者:Weber, G.、Hartung, J.、Beyer, L.
    DOI:——
    日期:——
  • Hartung, J.; Weber, G.; Beyer, L.,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90, vol. 332, # 3, p. 359 - 366
    作者:Hartung, J.、Weber, G.、Beyer, L.、Kirmse, K.、Stach, J.
    DOI:——
    日期:——
  • WEBER, GUNTHER;BEYER, LOTHAR;HARTUNG, JURGEN;SICKER, DIETER
    作者:WEBER, GUNTHER、BEYER, LOTHAR、HARTUNG, JURGEN、SICKER, DIETER
    DOI:——
    日期:——
  • WEBER, GUNTHER;HARTUNG, JURGEN;BEYER, LOTHAR
    作者:WEBER, GUNTHER、HARTUNG, JURGEN、BEYER, LOTHA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