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terpyridine dipyridylbenzene
terpyridine dipyridylbenzene | 204923-10-4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有机杂环化合物
-
吡啶及其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erpyridine dipyridylbenzene
英文别名
4'-(3,5-di(2-pyridinyl)phenyl)-2,2':6',2''-terpyridine;4-(3,5-Dipyridin-2-ylphenyl)-2,6-dipyridin-2-ylpyridine
CAS
204923-10-4
化学式
C
31
H
21
N
5
mdl
——
分子量
463.541
InChiKey
DRRFNQNFNOZQQ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9
重原子数:
36
可旋转键数:
5
环数:
6.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拓扑面积:
64.4
氢给体数:
0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4′-(3,5-dibromophenyl)-2,2′:6′,2″-terpyridine
204923-08-0
C
21
H
13
Br
2
N
3
467.162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六氟磷酸钾
、
Ru(tpy)(Cl)
3
、
terpyridine dipyridylbenzene
在 AgBF
4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以58%的产率得到[Ru2(2,2':6',2''-terpyridine)2(μ-4'-(3,5-di(2-pyridinyl)phenyl)-2,2':6',2''-terpyridine)][PF6]3
参考文献:
名称:
氧化还原不对称,环金属化钌二聚体:染料敏化的TiO 2太阳能电池中的上转换染料⊥
摘要:
我们已经制备的双核钌络合物[(R 3 -tpy)的Ru(N ∧ ç ∧的N- TPY)的Ru(TPY)] 3+(R = H([ 5A ] 3+),CO 2我([ 6A ] 3+),N ∧ C(H)∧的N- TPY = 4' - (3,5-二dipyridylphenyl)-2,2':6',2'' -三联吡啶,TPY = 2,2':6', 2'' -三联吡啶)和[(R 3 -tpy)的Ru(N' ∧ ç ∧ N'-TPY)的Ru(TPY)] 3+(R = H([图5b ] 3+),CO 2我([ 6b ] 3+),N′C(H)∧N′ -tpy = 4′-(3,5-二(4-叔丁基吡啶基)苯基)-2,2′:6′,2′′-吡啶基)。桥接配体的方向性质可能在一侧进行环金属化,从而在所得双核络合物中引起较大的氧化还原不对称性。单电子氧化产生从[Ru(tpy 2)] 2+部分到环钌基团的强金属到金属的电荷转移跃迁,[
DOI:
10.1021/om100865k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溴苯甲醛
在
乙酰胺
、
乙酸铵
、
sodium hydroxide
、
四(三苯基膦)钯
、
叔丁基锂
、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反应 4.0h, 生成
terpyridine dipyridylbenz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金属化)钌配合物中的长程电子耦合
摘要:
含有三联吡啶配位单元 (N, N, N) 或环金属化等价物 (N, C, N) 的对称和不对称配体,直接或通过对三联苯或 1,3-亚苯基间隔物背靠背连接,具有用于构建新的二钌配合物。这些化合物结合了各种三齿螯合物作为封端配体,以允许对每个亚复合物和整体的电子特性进行双重控制:通过末端配体或通过桥接片段。从在几个双(环金属化)类型的双金属钌配合物中观察到的间隔跃迁研究了电子耦合,不同之处在于末端三联吡啶单元中的碳取代了氮原子。在末端络合单元为 1 的络合物中发现了最大的金属-金属相互作用,3-二-2-吡啶基苯类型,即碳原子位于分子的金属-金属C2轴上。扩展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DOI:
10.1021/ja97413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7-methyl-2-methylthio-8-azapurine
下一个:5-fluoro-6-(1-(4-fluorobenzyl)-5-methanesulfonyl-1H-pyrrolo[2,3-b]pyridin-2-yl)-3H-pyrimidin-4-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