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bromophenyl)-1-methylquinolin-2(1H)-one | 1439401-86-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bromophenyl)-1-methylquinolin-2(1H)-one
英文别名
——
3-(2-bromophenyl)-1-methylquinolin-2(1H)-one化学式
CAS
1439401-86-1
化学式
C16H12BrNO
mdl
——
分子量
314.181
InChiKey
GSAPDQOZPSBTR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97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22.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E)-3-(2-bromophenyl)-N-methyl-N-phenylacrylamide 在 PIFA 、 三氟化硼乙醚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44%的产率得到3-(2-bromophenyl)-1-methylquinolin-2(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PhI(OCOCF 3)2介导的C–C键形成,伴随无金属合成3-Arylquinolin-2-ones的1,2-Aryl位移
    摘要:
    在路易斯酸存在下,容易获得的N-甲基-N-苯基肉桂酰胺与苯基碘双(三氟乙酸酯)(PIFA)的反应提供了各种3-芳基喹啉-2-酮化合物的通用有效组装。这种新颖的方法不仅具有无金属的氧化C(sp 2)–C(sp 2)键形成,而且还具有排他的1,2-芳基迁移的特征。
    DOI:
    10.1021/ol400743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l-Free Synthesis of 3-Arylquinolin-2-ones from Acrylic Amides via a Highly Regioselective 1,2-Aryl Migration: An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Study
    作者:Le Liu、Tonghuan Zhang、Yun-Fang Yang、Daisy Zhang-Negrerie、Xinhao Zhang、Yunfei Du、Yun-Dong Wu、Kang Zhao
    DOI:10.1021/acs.joc.6b00345
    日期:2016.5.20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phenyliodine bis(trifluoroacetate) (PIFA)-mediated reaction of N-arylcinnamamide to produce 3-arylquinolin-2-one derivatives have been conducted. High regioselectivity during the aryl migration process was observed in 3,3-disubstituted acrylamides.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 was conducted in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结合实验和理论研究了苯基双(三氟乙酸)(PIFA)介导的N-芳基肉桂酰胺生成3-芳基喹啉-2-酮衍生物的反应。在3,3-二取代的丙烯酰胺中,在芳基迁移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进行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以了解区域选择性的机理和起源。根据实验和理论结果,提出了一种涉及氧化环化然后芳基迁移的机理。环空是区域选择性确定步骤。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