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yclo(-Val-Sar-Sar-Gly-) | 144002-6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yclo(-Val-Sar-Sar-Gly-)
英文别名
cyclo-(Gly-Val-Sar-Sar);(3S)-1,10-dimethyl-3-propan-2-yl-1,4,7,10-tetrazacyclododecane-2,5,8,11-tetrone
Cyclo(-Val-Sar-Sar-Gly-)化学式
CAS
144002-61-9
化学式
C13H22N4O4
mdl
——
分子量
298.342
InChiKey
RLLKPPBAYHVAJL-LBPRGKR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74.6±55.0 °C(Predicted)
  • 密度:
    1.12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9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9
  • 拓扑面积:
    98.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溴甲苯Cyclo(-Val-Sar-Sar-Gly-) 在 phosphazene P4-bas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27%的产率得到Cyclo[N-methylglycyl-N-methylglycyl-N-(phenylmethyl)glycyl-N-(phenylmethyl)-L-valy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锂和磷烯鎓(P4)烯醇盐进一步环环肽的C烷基化:一个新构象的发现。
    摘要:
    含有一个(1、2)或两个(3、4)手性氨基酸的四个环四肽已通过Li +或磷腈鎓(P4·H +)烯醇化物被C-烷基化或C-羟烷基化。相对于新形成的骨架立体异构中心,反应是完全非对映选择性的(通过NMR或HPLC分析)(表2和3)。负责这些烷基化反应的多官能团物质的反应性使得只有高度反应性的亲电子试剂(MeI,BnBr,伯烯丙基卤化物,醛,CO 2)即可使用。结果表明,在给定的环四肽主链中,新形成的立体异构中心的位置以及手性感是由起始原料中N-甲基的位置控制的(参见cyclo(-MeLeu-Gly-D-的ala-Sar-)(3)和环(-Leu-SAR-MeDAla-Gly-)(4英寸)方案1)。与Schwesinger的磷腈P4基,所有NH基团首先被苄基化和Ç -benzylation然后发生在一个肌氨酸,而不是Ñ -benzylglycine残基(表3)。与开链的N-苄基肽相反,N-苄基化的环四肽在溶解金属条件下(Na
    DOI:
    10.1002/hlca.19960790303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Ç肌氨酸残留在烷基化环状四肽通过锂Enlates
    摘要:
    环状四肽环(-Leu-Sar-Gly-),环(-Val-Sar-Sar-Gly-)和cylco(-Meleu-Gly-D-Alasar-)已由成分氨基酸(BOP)合成-Cl偶联),使用五氟苯基酯进行环化步骤(分别为42%,13%和30%的收率)。多次去质子化(在THF / LiBr / DMPU中的LDA)和高反应性亲电试剂(CF 3 CO 2 D,MeI,CH 2 O,CH 2 CHCH 2 Br,PhCH 2 Br)的添加产生环状四肽,并带有非对映选择性引入的其他取代基(70到> 98%ds),产率从20%到90%不等。所述Ç -alkylatd产品全部从邻近另一个肌氨酸烯醇化物部分衍生Ñ-甲基氨基酸。所得产物的结构通过NMR光谱法(DNOE和ROESY技术)并通过水解成母体氨基酸,合适的衍生化和通过在手性GC柱上的色谱分析来确定。在两种情况下表明,产生被破坏的环状四肽的环化/烷基化的
    DOI:
    10.1002/hlca.1993076013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ietzonka, Thomas; Seebach, Dieter, Angewandte Chemie, 1992, vol. 104, # 11, p. 1543 - 1545
    作者:Pietzonka, Thomas、Seebach, Diete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