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Ethyl 3-(6-chloropyridin-3-yl)acrylate | 201293-11-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Ethyl 3-(6-chloropyridin-3-yl)acrylate
英文别名
ethyl (Z)-3-(6-chloropyridin-3-yl)prop-2-enoate
(Z)-Ethyl 3-(6-chloropyridin-3-yl)acrylate化学式
CAS
201293-11-0
化学式
C10H10ClNO2
mdl
——
分子量
211.648
InChiKey
FHRIBCCVJCCJCZ-XQRVVYSF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39.2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methyl-(1-methyl-6-trimethylsilylpiperidin-2-yl)silane(Z)-Ethyl 3-(6-chloropyridin-3-yl)acrylate 在 silver fluor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61%的产率得到ethyl 7-(6-chloropyridin-3-yl)-8-methyl-8-azabicyclo[3.2.1]octane-6-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3 + 2]非稳定的甲亚胺叶立德的环加成。7. Epibatidine及其类似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摘要:
    Epibatidine(1)是通过将非稳定的偶氮甲叶立德10用作关键步骤,采用[3 + 2]环加成策略合成的,该不稳定基是由N-苄基-2,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的单电子氧化双甲硅烷基化反应制得的(12 )。10与反式-3-(6-氯-3-吡啶基)-2-丙酸乙酯(22a)的环加成反应得到26,其中6-氯-3-吡啶基部分是内向的。脱羧,然后脱苄基,得到非天然差向异构体30,为1。所需的环加合物33是利用顺式-乙基-(6-氯-3-吡啶基)-2立体选择性地获得的,其中6-氯-3-吡啶基部分是外向取向的。 -丙酸酯(22b)为亲极性的。通过使用KO(t)()Bu的差向异构反应也将30转化为1。一种替代方法,涉及通过将10与丙酸乙酯环加成,将6-氯-3-碘吡啶(37)共轭加成到36,也建议用于1的立体选择性合成。通过这种策略,使用适当的双亲性亲核试剂合成了许多取代的表巴替丁(38、39、40、4
    DOI:
    10.1021/jo97172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3 + 2]非稳定的甲亚胺叶立德的环加成。7. Epibatidine及其类似物的立体选择性合成。
    摘要:
    Epibatidine(1)是通过将非稳定的偶氮甲叶立德10用作关键步骤,采用[3 + 2]环加成策略合成的,该不稳定基是由N-苄基-2,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的单电子氧化双甲硅烷基化反应制得的(12 )。10与反式-3-(6-氯-3-吡啶基)-2-丙酸乙酯(22a)的环加成反应得到26,其中6-氯-3-吡啶基部分是内向的。脱羧,然后脱苄基,得到非天然差向异构体30,为1。所需的环加合物33是利用顺式-乙基-(6-氯-3-吡啶基)-2立体选择性地获得的,其中6-氯-3-吡啶基部分是外向取向的。 -丙酸酯(22b)为亲极性的。通过使用KO(t)()Bu的差向异构反应也将30转化为1。一种替代方法,涉及通过将10与丙酸乙酯环加成,将6-氯-3-碘吡啶(37)共轭加成到36,也建议用于1的立体选择性合成。通过这种策略,使用适当的双亲性亲核试剂合成了许多取代的表巴替丁(38、39、40、4
    DOI:
    10.1021/jo97172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3 + 2] Cycloaddition of Nonstabilized Azomethine Ylides. 7.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Epibatidine and Analogues<sup>,</sup>
    作者:Ganesh Pandey、Trusar D. Bagul、Akhil K. Sahoo
    DOI:10.1021/jo971728+
    日期:1998.2.1
    Epibatidine (1) is synthesized by employing a [3 + 2] cycloaddition strategy as a key step via nonstabilized azomethine ylide 10, generated by one-electron oxidative double desilylation of N-benzyl-2,5-bis(trimethylsilyl)pyrrolidine (12). Cycloaddition of 10 with trans-ethyl-3-(6-chloro-3-pyridyl)-2-propenoate (22a) gives 26 in which the 6-chloro-3-pyridyl moiety is endo-oriented. Decarboxylation followed
    Epibatidine(1)是通过将非稳定的偶氮甲叶立德10用作关键步骤,采用[3 + 2]环加成策略合成的,该不稳定基是由N-苄基-2,5-双(三甲基甲硅烷基)吡咯烷的单电子氧化双甲硅烷基化反应制得的(12 )。10与反式-3-(6-氯-3-吡啶基)-2-丙酸乙酯(22a)的环加成反应得到26,其中6-氯-3-吡啶基部分是内向的。脱羧,然后脱苄基,得到非天然差向异构体30,为1。所需的环加合物33是利用顺式-乙基-(6-氯-3-吡啶基)-2立体选择性地获得的,其中6-氯-3-吡啶基部分是外向取向的。 -丙酸酯(22b)为亲极性的。通过使用KO(t)()Bu的差向异构反应也将30转化为1。一种替代方法,涉及通过将10与丙酸乙酯环加成,将6-氯-3-碘吡啶(37)共轭加成到36,也建议用于1的立体选择性合成。通过这种策略,使用适当的双亲性亲核试剂合成了许多取代的表巴替丁(38、39、40、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