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ylphenyl)(1-methyl-1H-pyrrol-2-yl)methanone | 71739-77-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ylphenyl)(1-methyl-1H-pyrrol-2-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methyl 2-(1-methyl-1H-pyrrole-2-carbonyl)benzoate;methyl 2-(1-methylpyrrole-2-carbonyl)benzoate
(2-methylphenyl)(1-methyl-1H-pyrrol-2-yl)methanone化学式
CAS
71739-77-0
化学式
C14H13NO3
mdl
——
分子量
243.262
InChiKey
SGLQQNWKMGMBS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04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48.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ERAKSINA V. N.; IVANOVA T. M.; BABUSHKINA T. A.; VASILEV A. M.; CYBOPOB N+, XIMIYA GETEROTSIKL. SOEDIN., 1979, HO 7, 916-922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N-甲基吡咯2-(氯羰基)苯甲酸甲酯zinc(II) oxide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反应 0.03h, 以86%的产率得到(2-methylphenyl)(1-methyl-1H-pyrrol-2-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Solvent Free Synthesis of 2-Acylpyrroles and its Derivatives Catalysed by Reuseable Zinc Oxide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高效制备 2-酰基吡咯及其衍生物的方法。在无溶剂条件下,通过氧化锌催化吡咯及其衍生物与烷基或芳基酸氯化物的弗里德尔-卡夫斯(Friedel-Crafts)区域选择性反应,获得了这些产物。该方法具有绿色化学、操作简单、无溶剂条件和催化剂可回收等优点。
    DOI:
    10.3184/174751913x137346150059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n Electrophilic Approach to the Palladium-Catalyzed Carbonylative C–H Functionalization of Heterocycles
    作者:Jevgenijs Tjutrins、Bruce A. Arndtsen
    DOI:10.1021/jacs.5b07098
    日期:2015.9.23
    highly electrophilic intermediates. Overall, this provides with an atom-economical and general synthetic route to generate aryl-(hetero)aryl ketones using stable reagents (aryl iodides and CO) and without the typical need to exploit pre-metalated heterocycles in carbonylative coupling chemistry.
    描述了一种催化的分子间羰基化 CH 官能化方法。这种转化由 P(t)Bu3 配位的催化剂介导,并允许衍生化各种杂环,包括吡咯吲哚咪唑苯并恶唑呋喃。初步研究表明,该反应可能通过催化形成高度亲电子中间体来进行。总体而言,这提供了使用稳定试剂(芳基化物和 CO)生成芳基-(杂)芳基酮的原子经济和通用合成路线,并且通常不需要在羰基化偶联化学中利用预属化杂环。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