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651027-5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651027-53-1
化学式
C68H108N2O4Si2
mdl
——
分子量
1073.79
InChiKey
QJXHZVBHJZERA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etrakis(acetonitrile)copper(I)tetrafluoroborate 、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以96%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双(菲咯啉)铜(I)络合物夹在两个富勒烯亚基之间的基态和激发态电子相互作用。
    摘要:
    一种新的富勒烯取代的菲咯啉配体是通过在双Bingel环丙烷化反应中,将带有1,3-亚苯基双(亚甲基)系的双丙二酸酯的菲咯啉衍生物与C(60)反应而获得的。基于从(1)H和(13)C NMR谱推导的分子对称性(C(s)()),确定了所得双-亚甲基富勒烯衍生物中两个环丙烷环的相对位置。通过用Cu(CH(3)CN)(4)BF(4)处理配体,可以高收率制备相应的Cu(I)配合物F-Cu-F。在所得的多组分系统中,两个C(60)部分均相对于其桥连苯环处于切线方向,并且中心双(菲咯啉)Cu(I)核心夹在两个碳球之间。F-Cu-F的电化学性质表明,基于富勒烯单元对双(2,9-二苯基-1,10-菲咯啉)Cu( I)复杂,反之亦然。无机核与周围富勒烯单元之间的紧密邻近和电子相互作用也通过增加430 nm附近的电子吸收来暗示。通过分子建模研究,两个部分之间的距离估计为4.3A。还研究了F-Cu-F的激发态性质
    DOI:
    10.1021/ic035146o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