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628798-1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628798-13-9
化学式
C17H16
mdl
——
分子量
220.314
InChiKey
UUYNOOLZIHQZM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5
  • 重原子数:
    17.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2-甲基苯基)乙醇copper(l) iodide三溴化磷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Cu(I)/N,N-亚胺配体催化烷基溴与炔烃的 C(sp3)–C(sp) 偶联:范围和机理研究
    摘要:
    我们开发了一种高效的 Cu/ N , N-二齿亚胺配体催化系统,用于 C(sp 3 )–C(sp) 偶联,以中等至优异的产率从现成的材料中获得内炔烃、二/三取代丙二烯和应变桥环内酰胺。烷基(苄基)溴的一锅转化。密度泛函理论(DFT)辅助的机理研究以及对照实验支持二炔化铜物质的参与,该铜物质与卤代烷进行单电子转移(SET)以在反应中生成自由基中间体。N , N-二齿亚胺配体在中间体铜配合物的稳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促进产物的形成。
    DOI:
    10.1021/acs.orglett.3c0173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CN Bond Alkynylation of<i>N</i>-Benzylic Sulfonamides with Terminal Alkynes
    作者:Congrong Liu、Fulai Yang、Tingting Wang
    DOI:10.1002/cjoc.201400194
    日期:2014.5
    of N‐benzylic sulfonamides with terminal alkynes for the synthesis of internal alkynes is reported. In the presence of 5 mol% of (Tf)2NH/Bi(OTf)3 (1:1), a broad range of N‐benzylic sulfonamides react smoothly with arylacetylenes to afford structurally diverse internal alkyne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We reasoned that vinyl cations could be formed by the regioselective attack of terminal alkynes
    据报道,N-苄基磺酰胺与末端炔烃发生了新的交叉偶联反应,用于合成内部炔烃。在5摩尔%(Tf)2 NH / Bi(OTf)3(1:1)的存在下,各种N-苄基磺酰胺都能与芳基乙炔平稳反应,以中等至极好的收率提供结构多样的内部炔烃。我们推断乙烯基阳离子可以由末端炔烃在酸性条件下与N-苄基磺酰胺在酸性条件下原位生成的苄基阳离子进行区域选择性攻击而形成,然后被消除形成碳-碳三键。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Z)-1,3-二苯基-2-丙烯-1-酮,2-丙烯-1-酮,1,3-二苯基-,(2Z)- 龙血素D 龙血素A 龙血素 B 黄色当归醇F 黄色当归醇B 黄腐醇; 黄腐酚 黄腐醇 D; 黄腐酚 D 黄腐酚B 黄腐酚 黄腐酚 黄卡瓦胡椒素 C 高紫柳查尔酮 阿普非农 阿司巴汀 阿伏苯宗 金鸡菊查耳酮 邻肉桂酰苯甲酸 达泊西汀杂质25 豆蔻明 补骨脂色烯查耳酮 补骨脂查耳酮 补骨脂呋喃查耳酮 补骨脂乙素 蜡菊亭; 4,2',4'-三羟基-6'-甲氧基查耳酮 苯酚,4-[3-(2-羟基苯基)-1-苯基丙基]-2-(3-苯基丙基)- 苯磺酰胺,N-[4-[3-(3-羟基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N-[3-[3-(4-羟基-3-甲氧苯基)-1-羰基-2-丙烯基]苯基]- 苯磺酰胺,4-甲氧基-N,N-二甲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化,4,5-二甲氧基-2-(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磺酰氯,4-甲氧基-3-(3-羰基-3-苯基-1-丙烯基)-,(E)- 苯甲醇,4-甲氧基-a-[2-(4-甲氧苯基)乙烯基]- 苯甲酸-[4-(3-氧代-3-苯基-丙烯基)-苯胺] 苯甲酸,3-[3-(4-溴苯基)-1-羰基-2-丙烯基]-4-羟基- 苯甲酰(2-羟基苯酰)甲烷 苯甲腈,4-(1-羟基-3-羰基-3-苯基丙基)- 苯基[2-(1-萘基)乙烯基]甲酮 苯基-(三苯基-丙-2-炔基)-醚 苯基-(2-苯基-2,3-二氢-苯并噻唑-2-基)-甲酮 苯亚甲基苯乙酮 苯乙酰腈,a-(1-氨基-2-苯基亚乙基)- 苯丙酸,a-苯甲酰-b-羰基-,苯基(苯基亚甲基)酰肼 苯,1-(2,2-二甲基-3-苯基丙基)-2-甲基- 苏木查耳酮 苄桂哌酯 苄基(4-氯-2-(3-氧代-1,3-二苯基丙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芦荟提取物 腈苯唑 胀果甘草宁C 聚磷酸根皮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