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76778-3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76778-32-8
化学式
C28H24O10
mdl
——
分子量
520.493
InChiKey
UNBMPQZMNHOGKL-OKGBFWCW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1
  • 重原子数:
    38.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139.34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环戊二烯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98%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结合了1,4-苯醌生色团的molrac间隔基和平台系统的新合成路线
    摘要:
    描述了环加成路线,用于制备含内置1,4-苯醌生色团的硬molrac烯烃,或使用平台molrac 1及其几何异构体2的合成中使用的发散方法,或用于制备20的串联方法。也有报道说到二甲氨基蒽醌3和7的捷径。
    DOI:
    10.1016/0040-4039(96)00219-5
  • 作为产物:
    描述:
    2,5-二氯-1,4-苯醌RuH2(CO)(PPh3)3 aluminum oxidesilver(l) 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结合了1,4-苯醌生色团的molrac间隔基和平台系统的新合成路线
    摘要:
    描述了环加成路线,用于制备含内置1,4-苯醌生色团的硬molrac烯烃,或使用平台molrac 1及其几何异构体2的合成中使用的发散方法,或用于制备20的串联方法。也有报道说到二甲氨基蒽醌3和7的捷径。
    DOI:
    10.1016/0040-4039(96)0021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igid molecular racks featuring the 1,10-phenanthroline ligand especially those co-functionalised with redox-active groups or other bidentate ligands
    作者:Ronald N. Warrener、Austin C. Schultz、Mark A. Houghton、Douglas N. Butler
    DOI:10.1016/s0040-4020(97)00014-8
    日期:1997.3
    stereospecificity. Bridged 1,10-phenanthrolines with different separation distances and ligand, ligand orientations have been prepared and mixed ligand systems are described with diazafluorene and 3,6-di(2-pyridyl)pyridazine ligand components. New diad and triad systems are reported which contain redox-active components linked to ligand centres. The rigid nature of the polyalicyclic molrac framework and the fusion
    首次制备的6,7-二氮杂苯环酮(DAPC)以二聚体形式存在,但与单体11处于热平衡状态在解决方案中。DAPC是一种反应性二烯,可与具有高立体特异性的环应变和缺电子的二烯亲核体发生反应。制备了具有不同分离距离和配体的桥连的1,10-咯啉,配体的取向和混合的配体体系与二氮杂和3,6-二(2-吡啶基)哒嗪配体组成一起描述。据报道,新的二元组和三元组系统包含与配体中心相连的氧化还原活性成分。聚脂环莫拉克骨架的刚性性质和用于连接官能团的融合方法为分子提供了精确的生色团几何定位和取向。这使得这些系统成为研究电子转移和能量转移过程的关键分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