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hydroxy-3-(tr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 | 945552-5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hydroxy-3-(tr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2-Hydroxy-3-tri(propan-2-yl)silylbenzaldehyde
2-hydroxy-3-(tr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945552-52-3
化学式
C16H26O2Si
mdl
——
分子量
278.467
InChiKey
YAVFAQRAACYZA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09
  • 重原子数:
    19.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6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hydroxy-3-(tr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二甲基丙二胺乙醇 为溶剂, 以86%的产率得到1,3-diamino-2,2-dimethyl-N,N'-bis[3-(triisopropylsilyl)salicylidene]pro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外消旋丙交酯的立体选择性开环聚合反应,通过使用非手性salen-和sasalen-铝复合物进行。
    摘要:
    高度全同立构的聚丙交酯或聚乳酸在外消旋丙交酯的开环聚合(ROP)中与非手性salen-和高salen-铝配合物(salenH(2)= N,N'-双(水杨基)乙烯-1)合成,2-二胺;高沙仑H(2)= N,N′-双(水杨基)三亚甲基-1,3-二胺)。对配体的系统研究表明,席夫碱部分对等规度和高活性骨架的立体影响很重要。原位制备的配合物足够纯,无需纯化即可用于聚合反应。通过X射线衍射阐明了关键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这证实了它们是手性的。然而,(1)H和(13)C NMR谱的分析清楚地表明,它们的构象是如此灵活,以致于在25℃下不能将络合物的手性环境维持在溶液中,并且该络合物在聚合条件下是非手性的。还记录了骨干在传播步骤中的灵活性。因此,聚合物的全同立构规整度由于链端控制机理而发生。本系统中的最高反应性是通过在骨架上具有2,2-二甲基取代基的高均烯配体(ArCH == NCH(2)CMe(2)CH(2)N
    DOI:
    10.1002/chem.200601308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2.46 g的产率得到2-hydroxy-3-(triisopropylsilyl)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外消旋丙交酯的立体选择性开环聚合反应,通过使用非手性salen-和sasalen-铝复合物进行。
    摘要:
    高度全同立构的聚丙交酯或聚乳酸在外消旋丙交酯的开环聚合(ROP)中与非手性salen-和高salen-铝配合物(salenH(2)= N,N'-双(水杨基)乙烯-1)合成,2-二胺;高沙仑H(2)= N,N′-双(水杨基)三亚甲基-1,3-二胺)。对配体的系统研究表明,席夫碱部分对等规度和高活性骨架的立体影响很重要。原位制备的配合物足够纯,无需纯化即可用于聚合反应。通过X射线衍射阐明了关键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这证实了它们是手性的。然而,(1)H和(13)C NMR谱的分析清楚地表明,它们的构象是如此灵活,以致于在25℃下不能将络合物的手性环境维持在溶液中,并且该络合物在聚合条件下是非手性的。还记录了骨干在传播步骤中的灵活性。因此,聚合物的全同立构规整度由于链端控制机理而发生。本系统中的最高反应性是通过在骨架上具有2,2-二甲基取代基的高均烯配体(ArCH == NCH(2)CMe(2)CH(2)N
    DOI:
    10.1002/chem.2006013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tional Design of Silicon‐Based Zinc Ionophores
    作者:Kei Yamada、Arghya Deb、Veronika M. Shoba、Donghyun Lim、Basudeb Maji、Ashley E. Modell、Amit Choudhary
    DOI:10.1002/anie.202201698
    日期:2022.6.7
    A general approach to rationally design ZnII ionophores from ZnII chelator by incorporation of silyl-based groups is reported. These ionophores were more potent than several reported ZnII ionophores. Furthermore, these ZnII ionophores demonstrated selectiv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lower mammalian cell toxicity compared to the known ionophore, pyrithione.
    报道了通过掺入基于甲硅烷基的基团从 Zn II螯合剂合理设计 Zn II离子载体的一般方法。这些离子载体比几种报道的 Zn II离子载体更有效。此外,与已知的离子载体吡啶酮相比,这些 Zn II离子载体表现出选择性抗菌活性和较低的哺乳动物细胞毒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