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5-dimethoxyphenyl)-quinolin-4(1H)-one | 1425928-73-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5-dimethoxyphenyl)-quinolin-4(1H)-one
英文别名
2-(2,5-dimethoxyphenyl)-1H-quinolin-4-one
2-(2,5-dimethoxyphenyl)-quinolin-4(1H)-one化学式
CAS
1425928-73-9
化学式
C17H15NO3
mdl
——
分子量
281.311
InChiKey
MWESBUJSPXKVD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47.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N-(2-乙酰苯基)乙酰胺盐酸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30.0h, 生成 2-(2,5-dimethoxyphenyl)-quinolin-4(1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氮杂黄酮的设计与合成
    摘要:
    为了开发非基于嘌呤的黄嘌呤氧化酶 (XO) 抑制剂,考虑到使用基于嘌呤的 XO 抑制剂报告的并发症,黄酮框架(一类具有 XO 抑制潜力)被用作先导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于喹诺酮类的生物活性潜力和类药物特性,通过基于结构的经典生物等排体,喹诺酮被用作色酮(黄酮中的双环单元)的等排体。这种类型的置换不会改变 XO 抑制所需的形状和结构特征,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相互作用位点,而不会丢失氢键和疏水性和芳烃-芳烃相互作用。在本研究中,合理设计了一系列 2-芳基/杂芳基-4-喹诺酮类(黄酮的氮杂类似物),合成并评估体外 XO 抑制活性。提出了一些关于结构-活性关系的概念,表明 2-芳环的性质对抑制活性的影响。最活跃的化合物 3l (IC50 = 6.24 µM) 与 XO 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之间的重要相互作用是通过分子模型计算出来的。
    DOI:
    10.1002/ardp.20120029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za Analogs of Flavones as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Agents
    作者:Sahil Sharma、Vikas Thakur、Ritu Ojha、Abhishek Budhiraja、Kunal Nepali、Preet Mohinder Singh Bedi
    DOI:10.2174/1570180811310040006
    日期:2013.3.1
    In search for the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owing to drug resistant bacteria and fungi, a series of rationally designed aza analogs of flavones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he design of the analogs involved incorporation of quinolone nucleus within the flavone framework keeping in view the antimicrobial potential of both the classes. The series of compounds was evaluated for the antibacterial
    为了寻找由于抗药性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新的抗菌剂,已经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合理设计的黄酮类氮杂类似物。类似物的设计涉及在黄酮骨架内掺入喹诺酮核,同时要考虑两类的抗菌潜力。评价了该系列化合物对3种革兰氏阴性细菌菌株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大肠杆菌(MTCC 82),伤寒沙门氏菌(MTCC 1251),铜绿假单胞菌(MTCC 2642),枯草芽孢杆菌2克阳性细菌菌株(MTCC 2451),金黄色葡萄球菌(MTCC 96)和2病原性真菌菌株,白色念珠菌(MTCC 3018),热带念珠菌(MTCC)。抗菌评估的结果清楚地表明,与带有失活基团的化合物相比,带有甲氧基取代基的化合物表现出显着的抗菌特性,与在2位芳基环相连的电子因子的影响。还观察到双环,杂芳基和双环杂芳基环在类似物的第二位的位置的影响。
  •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za-Flavones as a New Class of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s
    作者:Rajni Dhiman、Sahil Sharma、Gagandip Singh、Kunal Nepali、Preet Mohinder Singh Bedi
    DOI:10.1002/ardp.201200296
    日期:2013.1
    In an attempt to develop non‐purine‐based xanthine oxidase (XO) inhibitors, keeping in view the complications reported with the use of purine‐based XO inhibitors, the flavone framework (a class possessing XO inhibitory potential) was used as lead structure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By means of structure‐based classical bioisosterism, quinolone was used as an isoster for chromone (a bicyclic unit present
    为了开发非基于嘌呤的黄嘌呤氧化酶 (XO) 抑制剂,考虑到使用基于嘌呤的 XO 抑制剂报告的并发症,黄酮框架(一类具有 XO 抑制潜力)被用作先导结构进一步优化。由于喹诺酮类的生物活性潜力和类药物特性,通过基于结构的经典生物等排体,喹诺酮被用作色酮(黄酮中的双环单元)的等排体。这种类型的置换不会改变 XO 抑制所需的形状和结构特征,还提供了一些额外的相互作用位点,而不会丢失氢键和疏水性和芳烃-芳烃相互作用。在本研究中,合理设计了一系列 2-芳基/杂芳基-4-喹诺酮类(黄酮的氮杂类似物),合成并评估体外 XO 抑制活性。提出了一些关于结构-活性关系的概念,表明 2-芳环的性质对抑制活性的影响。最活跃的化合物 3l (IC50 = 6.24 µM) 与 XO 活性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之间的重要相互作用是通过分子模型计算出来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