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甲氧基三氟甲烷磺酸苯酯 | 66107-29-7

中文名称
4-甲氧基三氟甲烷磺酸苯酯
中文别名
4-甲氧基苯基三氟甲烷磺酸酯;三氟甲基磺酸-4-甲氧苯酯;4-甲氧基苯基三氟甲烷磺酸
英文名称
4-methoxyphenyl triflate
英文别名
4-methoxyphen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p-methoxyphenyl triflate;p-methoxyphen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p-anisyl triflate;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4-methoxy-phenyl ester;p-anis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para-methoxyphenyl triflate;4-anisyl triflate;(4-methoxyphen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4-甲氧基三氟甲烷磺酸苯酯化学式
CAS
66107-29-7
化学式
C8H7F3O4S
mdl
MFCD00209596
分子量
256.202
InChiKey
XSTNIRWDULKNJ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25°C/18mm
  • 密度:
    1.416
  • 闪点:
    113 °C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6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7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Xi,T
  • 安全说明:
    S23,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23/24/25,R34,R4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5 8/PG 2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4,P280,P302+P352+P332+P313+P362+P364,P305+P351+P338+P337+P313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
  • 储存条件:
    请将贮藏器保持密封状态,并将其放入一个紧密封装的容器中。应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449826dd2368bedb88930da98d698ba5
查看
4-甲氧基苯基三氟甲烷磺酸酯

模块 1. 化学品
产品名称: 4-Methoxyphenyl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GHS分类
物理性危害 未分类
健康危害
皮肤腐蚀/刺激 第2级
严重损伤/刺激眼睛 2A类
环境危害 未分类
GHS标签元素
图标或危害标志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描述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防范说明
[预防]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穿戴防护手套/护目镜/防护面具。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眼睛接触: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脱掉被污染的衣物,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单一物质/混和物 单一物质
化学名(中文名): 4-甲氧基苯基三氟甲烷磺酸酯
百分比: >97.0%(GC)
CAS编码: 66107-29-7
俗名: Trifluoromethanesulfonic Acid 4-Methoxyphenyl Ester , 4-Methoxyphenyl
Triflate
4-甲氧基苯基三氟甲烷磺酸酯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分子式: C8H7F3O4S

模块 4. 急救措施
吸入: 将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通畅,休息。若感不适请求医/就诊。
皮肤接触: 立即去除/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和水轻轻洗。
若皮肤刺激或发生皮疹:求医/就诊。
眼睛接触: 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如果方便,易操作,摘除隐形眼镜。继续清洗。
如果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食入: 若感不适,求医/就诊。漱口。
紧急救助者的防护: 救援者需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比如橡胶手套和气密性护目镜。

模块 5. 消防措施
合适的灭火剂: 干粉,泡沫,雾状水,二氧化碳
不适用的灭火剂: 棒状水
特殊危险性: 小心,燃烧或高温下可能分解产生毒烟。
特定方法: 从上风处灭火,根据周围环境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非相关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地方。
周围一旦着火:如果安全,移去可移动容器。
消防员的特殊防护用具: 灭火时,一定要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模块 6. 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措施,防护用具,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远离溢出物/泄露处并处在上风处。确保足够通风。
紧急措施: 泄露区应该用安全带等圈起来,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
环保措施: 防止进入下水道。
控制和清洗的方法和材料: 用合适的吸收剂(如:旧布,干砂,土,锯屑)吸收泄漏物。一旦大量泄漏,筑堤控
制。附着物或收集物应该立即根据合适的法律法规废弃处置。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理
技术措施: 在通风良好处进行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具。防止烟雾产生。处理后彻底清洗双手
和脸。
注意事项: 如果蒸气或浮质产生,使用通风、局部排气。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眼睛和衣物。
贮存
储存条件: 保持容器密闭。存放于凉爽、阴暗处。
远离不相容的材料比如氧化剂存放。
包装材料: 依据法律。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尽可能安装封闭体系或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切勿直接接触。同时安装淋浴器和洗
眼器。
个人防护用品
呼吸系统防护: 防毒面具。依据当地和政府法规。
手部防护: 防护手套。
眼睛防护: 安全防护镜。如果情况需要,佩戴面具。
皮肤和身体防护: 防护服。如果情况需要,穿戴防护靴。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形(20°C): 液体
4-甲氧基苯基三氟甲烷磺酸酯

模块 9. 理化特性
外观: 透明
颜色: 无色-极淡的黄色
气味: 无资料
pH: 无数据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沸程 92 °C/0.5kPa
闪点: 无资料
爆炸特性
爆炸下限: 无资料
爆炸上限: 无资料
密度: 1.42
溶解度:
[水] 无资料
[其他溶剂] 无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性
化学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稳定。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未报道特殊反应性。
须避免接触的物质 氧化剂
危险的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氟化氢, 硫氧化物

模块 11. 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 无资料
对皮肤腐蚀或刺激: 无资料
对眼睛严重损害或刺激: 无资料
生殖细胞变异原性: 无资料
致癌性:
IARC = 无资料
NTP = 无资料
生殖毒性: 无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信息
生态毒性:
鱼类: 无资料
甲壳类: 无资料
藻类: 无资料
残留性 / 降解性: 无资料
潜在生物累积 (BCF): 无资料
土壤中移动性
log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土壤吸收系数 (Koc): 无资料
亨利定律 无资料
constant(PaM3/mol):

模块 13. 废弃处置
如果可能,回收处理。请咨询当地管理部门。建议在装有后燃和洗涤装置的化学焚烧炉中焚烧。废弃处置时请遵守
国家、地区和当地的所有法规。
4-甲氧基苯基三氟甲烷磺酸酯

模块 14. 运输信息
联合国分类: 与联合国分类标准不一致
UN编号: 未列明

模块 15. 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11年2月16日修订):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该化合物,4-甲氧基苯基三氟甲烷磺酸酯,主要用于科研目的。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甲氧基三氟甲烷磺酸苯酯 、 lithium fluoride 、 sod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48%的产率得到4-碘苯甲醚
    参考文献:
    名称:
    从芳基三氟甲磺酸酯简单有效地生成芳基自由基:室温下合成芳基硼酸酯和芳基碘
    摘要:
    尽管在有机合成中广泛使用芳基,但目前从芳基卤化物、羧酸、硼酸和重氮盐制备芳基的方法存在局限性。芳基三氟甲磺酸酯很容易从苯酚中获得,是很有前途的芳基自由基祖体,但在这方面仍然难以捉摸。受芳基卤化物获得芳基自由基的单电子转移过程的启发,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案,将芳基三氟甲磺酸酯转化为芳基自由基。我们的成功在于利用碘化钠作为光辅助的软电子供体。该策略能够在室温下以无过渡金属的方式以良好到高的产率大规模合成两种重要的有机分子,即芳基硼酸酯和芳基碘化物,具有广泛的官能团兼容性。
    DOI:
    10.1021/jacs.7b03538
  • 作为产物:
    描述:
    在 copper(II) bis(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60.0h, 以57%的产率得到4-甲氧基三氟甲烷磺酸苯酯
    参考文献:
    名称:
    对甲苯磺酸的铜催化富电子芳烃的区域选择性CH磺酰氧基化和芳基(间苯二甲氧基)碘鎓磺酸盐的磺酰氧基化
    摘要:
    已经开发了用对甲苯磺酸的铜催化富电子芳烃的区域选择性CH磺酰氧基化。富电子的苯衍生物和杂芳烃可以经过此CH磺酰氧基化反应生成芳基甲苯磺酸酯。此外,还研究了芳基(间苯二甲氧基)碘鎓磺酸盐的磺酰氧基化。芳基(间苯二甲氧基)碘鎓甲苯磺酸盐和三氟甲磺酸酯都可以平稳反应以得到芳基磺酸盐。形成的芳基磺酸盐可以转化为苯酚,并用作交叉偶联反应的良好伴侣。
    DOI:
    10.1021/acs.joc.7b00081
  • 作为试剂:
    描述:
    2.4.6-三氟苯硼酸频呢醇酯4-甲氧基三氟甲烷磺酸苯酯 、 [(2-di-tert-butylphosphino-3,6-dimethoxy-2’,4’,6’-triisopropyl-1,1’-biphenyl)-2-(2’-amino-1,1‘-biphenyl)]palladium(II) methanesulfonate 、 二苯基膦酰羟胺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2-甲基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66 %的产率得到2,4,6-三氟苯胺
    参考文献:
    名称:
    铃木-宫浦联轴器
    摘要:
    Suzuki-Miyaura 和 Buchwald-Hartwig 偶联反应分别广泛用于形成碳-碳(C-C)和碳-氮(C-N)键。我们报告了将正式的氮宾插入过程纳入铃木-宫浦反应中,将产物从C-C-连接的联芳基改变为C-N-C-连接的二芳基胺,从而加入铃木-宫浦和Buchwald-Hartwig偶联途径到相同的起始材料类别。钯上的大体积辅助膦配体与市售胺化试剂的组合能够实现芳基卤化物和拟卤化物、硼酸和酯以及许多官能团和杂环的有效反应性。机理见解揭示了成键事件顺序的灵活性,表明胺交叉偶联概念具有扩展的潜力,以涵盖不同的亲核试剂和亲电子试剂以及四组分变体。
    DOI:
    10.1126/science.adl535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as reusable catalyst for the synthesis of <i>N</i>-aryl sulfonamides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作者:Mehdi Khalaj、Majid Ghazanfarpour-Darjani、Mohamad Reza Talei Bavil Olyai、Sakineh Faraji Shamami
    DOI:10.1080/17415993.2015.1122010
    日期:2016.3.3
    An efficient palladium nanoparticles-catalyzed N-arylation of sulfonamides and sulfonyl azides is described. This procedure serves as an active protocol for intermolecular C–N bond formation using Pd(OAc)2 in PEG-400 under air. Aryl bromides and triflates react at 35°C, while aryl chlorides require heating to 50°C and give the desired products only in low yields. This reaction proceeds smoothly in
    描述了一种有效的钯纳米粒子催化的磺酰胺和磺酰叠氮化物的 N-芳基化。该过程用作在空气中使用 PEG-400 中的 Pd(OAc)2 形成分子间 C-N 键的主动协议。芳基溴化物和三氟甲磺酸酯在 35°C 下反应,而芳基氯化物需要加热到 50°C,并且只能以低产率得到所需产物。该反应使用低催化剂负载以可接受的产率平稳进行。图形概要
  • Palladium‐Catalyzed Reductive Carbonylation of (Hetero) Aryl Halides and Triflates Using Cobalt Carbonyl as CO Source
    作者:Bhushanarao Dogga、C. S. Ananda Kumar、Jayan T. Joseph
    DOI:10.1002/ejoc.202001328
    日期:2021.1.15
    A generalized protocol for the reductive carbonylation of (hetero) aryl halides and triflates under CO gas‐free conditions using Pd/Co2(CO)8 and triethylsilane has been developed. Th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enhanced safety, and wide substrate scope highlight its importance in routine organic synthesis.
    已经开发了一种通用协议,用于在无CO气体条件下使用Pd / Co 2(CO)8和三乙基硅烷对(杂)芳基卤化物和三氟甲磺酸进行还原羰基化。温和的反应条件,增强的安全性和广泛的底物范围突出了其在常规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性。
  • Zinc Trimethylsilylamide as a Mild Ammonia Equivalent and Base for the Amination of Aryl Halides and Triflates
    作者:Dae-Yon Lee、John F. Hartwig
    DOI:10.1021/ol050141b
    日期:2005.3.1
    report that Zn[N(SiMe(3))(2)](2) is a mild ammonia equivalent and base for the palladium-catalyzed amination of aryl halides and triflates. In contrast to LiN(SiMe(3))(2), the combination of Zn[N(SiMe(3))(2)](2) and LiCl coupled with aryl halides and triflates containing base-sensitive functionality in high yields. In addition, aryl bromides coupled with aryl and alkylamin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反应:参见文本]我们报告Zn [N(SiMe(3))(2)](2)是温和的氨当量,是钯催化的芳基卤化物和三氟甲磺酸酯化胺的碱。与LiN(SiMe(3))(2)相比,Zn [N(SiMe(3))(2)](2)和LiCl与芳基卤化物和三氟甲磺酸酯偶合,并具有高收率的碱敏功能。此外,芳基溴化物与芳基和烷基胺偶联,并以Zn [N(SiMe(3))(2)](2)和LiCl作为碱。这些胺化没有旋光旋光酯的可烯醇化立体中心发生。
  • Direct Conversion of Phosphonates to Phosphine Oxides: An Improved Synthetic Route to Phosphines Including the First Synthesis of Methyl JohnPhos
    作者:Alexander J. Kendall、Chase A. Salazar、Patrick F. Martino、David R. Tyler
    DOI:10.1021/om500854u
    日期:2014.11.10
    reaction intermediate. A diverse array of phosphonates was converted to phosphine oxides using a variety of Grignard reagents for direct carbon–phosphorus functionalization. This new methodology especially simplifies the synthesis of dimethylphosphino (RPMe2)-type phosphines by using air-, water-, and silica-stable intermediates. To highlight this reaction, a new Buchwald-type ligand ([1,1′-biphenyl]-
    使用化学计量的烷基或芳基格氏试剂和三氟甲烷磺酸钠(NaOTf),可以可靠地实现由膦酸酯合成叔膦氧化物,并以优异的收率获得良好的收率。在没有NaOTf添加剂的情况下,镁和磷物种的共价配位低聚物占主导地位,产生了非常低的氧化膦收率,但是膦酸酯原料的转化率很高。机理研究表明,五配位的磷物质(不是次膦酸盐)是反应的中间体。使用多种用于直接碳-磷官能化的格氏试剂,将各种各样的膦酸酯转化为氧化膦。这种新方法特别简化了二甲基膦基(RPMe 2)型膦通过使用对空气,水和二氧化硅稳定的中间体。为了突出该反应,以优异的产率合成了新的布赫瓦尔德型配体([1,1'-联苯] -2-基二甲基膦或甲基JohnPhos)和经典的双齿膦双(二苯基膦基)丙烷(dppp)。
  • Reductive Coupling between C–N and C–O Electrophiles
    作者:Rong-De He、Chun-Ling Li、Qiu-Quan Pan、Peng Guo、Xue-Yuan Liu、Xing-Zhong Shu
    DOI:10.1021/jacs.9b05224
    日期:2019.8.14
    The cross-electrophile reaction is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C-C bond formation. Recent studies have focused mainly on reactions with organic halides. Here we report a coupling reaction between C-N and C-O electrophiles that demonstrates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a C-C bond via C-N and C-O cleavage. Several reactions between benzyl/aryl ammonium salts and vinyl/aryl C-O electrophiles have been
    交叉亲电反应是 CC 键形成的一个有前景的策略。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有机卤化物的反应上。在这里,我们报告了 CN 和 CO 亲电试剂之间的偶联反应,证明了通过 CN 和 CO 裂解构建 CC 键的可能性。已经研究了苄基/芳基铵盐和乙烯基/芳基 CO 亲电试剂之间的几种反应。初步机理研究表明,苄基铵是通过自由基机制活化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