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dodecyl 1,2,3,4-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uronamide | 1263382-5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dodecyl 1,2,3,4-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uronamide
英文别名
——
N-dodecyl 1,2,3,4-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uronamide化学式
CAS
1263382-53-1
化学式
C26H43NO10
mdl
——
分子量
529.628
InChiKey
ZASFSAPZQPDUNZ-IIDPJMF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11
  • 重原子数:
    37.0
  • 可旋转键数:
    16.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1
  • 拓扑面积:
    143.5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可再生有机原料的脲醛酰胺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摘要:
    开发了短的化学合成方法,以从可广泛获得的原料中获得的糖醛酸生产一套新的表面活性剂。三种不同的策略被用于合成糖醛酰胺衍生物,其结构通过光谱法(IR,MS,1 H-RMN和13 C-RMN)完全表征。最好的化合物是使用酰氯作为合成中间体,以46-58%的全球收率提供了预期的酰胺,为各种异构体的混合物。表面活性性质(CMC,γ CMC,Γ最大,甲分钟)的同系物的糖醛酸Ñ还评估了C8至C18的烷基酰胺。通常,与最著名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苯酚9-10环氧乙烷缩合物相比,这些糖基表面活性剂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并且是有价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度的增加会影响葡萄糖醛糖醛和半乳糖醛酸N-烷基酰胺衍生物的CMC值。半乳糖醛Ñ -alkylamides降低γ CMC在比其对应的醛值慢Ñ -alkylamides。
    DOI:
    10.1007/s11743-010-1205-8
  • 作为产物:
    描述:
    1,2,3,4-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uronic acid 在 草酰氯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5h, 生成 N-dodecyl 1,2,3,4-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ur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来自可再生有机原料的脲醛酰胺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面活性
    摘要:
    开发了短的化学合成方法,以从可广泛获得的原料中获得的糖醛酸生产一套新的表面活性剂。三种不同的策略被用于合成糖醛酰胺衍生物,其结构通过光谱法(IR,MS,1 H-RMN和13 C-RMN)完全表征。最好的化合物是使用酰氯作为合成中间体,以46-58%的全球收率提供了预期的酰胺,为各种异构体的混合物。表面活性性质(CMC,γ CMC,Γ最大,甲分钟)的同系物的糖醛酸Ñ还评估了C8至C18的烷基酰胺。通常,与最著名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苯酚9-10环氧乙烷缩合物相比,这些糖基表面活性剂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并且是有价值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度的增加会影响葡萄糖醛糖醛和半乳糖醛酸N-烷基酰胺衍生物的CMC值。半乳糖醛Ñ -alkylamides降低γ CMC在比其对应的醛值慢Ñ -alkylamides。
    DOI:
    10.1007/s11743-010-120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xploitation of new structurally diverse <scp>d</scp>-glucuronamide-containing N-glycosyl compounds: synthesis and anticancer potential
    作者:Nuno M. Xavier、Alexandre Porcheron、Daniela Batista、Radek Jorda、Eva Řezníčková、Vladimír Kryštof、M. Conceição Oliveira
    DOI:10.1039/c7ob00472a
    日期:——
    were converted into uracil and purine nucleosides via N-glycosyl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silylated nucleobases. Biological screening revealed significant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for the N-dodecyl glucuronamide-containing sulfonamide, phosphoramidate and nucleosides on K562 and MCF-7 cells. The highest effect was exhibited by the N9-linked purine nucleoside in the breast cancer cell MCF-7 with
    报道了含有N-取代的葡糖醛酸酰胺部分的新的N-糖基衍生物的合成和抗癌评估,所述N-糖苷衍生物作为核苷类似物或作为糖基磷酸酯或核苷酸的预期模拟物。这些化合物包含作为磷酸基团的替代物的N-异头连接的核碱基或基序,例如磺酰胺或磷酸酯部分。含有N-苄基,N-炔丙基或N-十二烷基羧酰胺单元的1-磺酰胺基葡糖醛酸酰胺是通过甲磺酰胺与四-O-乙酰基葡糖醛酸酰胺的糖基化反应合成的。通过四-O-乙酰基葡糖醛酸酰胺与TMSN3的微波辅助反应获得1-叠氮葡糖醛酸酰胺,并且通过用亚磷酸三甲酯处理将其进一步转化为N-糖基磷酸ora酰胺酸酯。通过N-炔丙基葡糖醛酸酰胺衍生物与苄基叠氮化物的“点击”环加成合成了潜在的基于葡糖醛酸酰胺的核苷酸模拟物,其在C-5处包含异头磺酰胺/氨基甲酸酯基团和苄基三唑基甲基酰胺系统,作为核碱基模拟物。N-十二烷基四-O-乙酰基葡糖醛酸酰胺通过相应甲硅烷基化碱基的N-糖基化反应转化为
  • Synthesis and Antiproliferative Evaluation of <scp>d</scp>‐Glucuronamide‐Based Nucleosides and (Triazolyl)methyl Amide‐Linked Pseudodisaccharide Nucleosides**
    作者:Tânia Moreira、Domingos M. Manuel、Joana Rosa、Rafael Santana Nunes、Veronika Vojáčková、Radek Jorda、M. Conceição Oliveira、Nuno M. Xavier
    DOI:10.1002/cmdc.202300608
    日期:2024.2
    d-glucuronamide-containing nucleosides, including molecules comprising N/O-dodecyl or N-propargyl substituents at the glucuronamide unit and anomerically N-linked 2-acetamido-6-chloropurine, 6-chloropurine or 4-(6-chloropurinyl)methyl triazole motifs, and (triazolyl)methyl amide-6,6-linked pseudodisaccharide nucleosides, is described. N-propargyl 3-O-dodecyl glucuronamide-based nucleosides containing 6-cloropurine
    新型d-葡萄糖醛酸酰胺核苷的合成和抗增殖评估,包括在葡萄糖醛酸酰胺单元上包含N/O-十二烷基或N-炔丙基取代基的分子和异头N-连接的2-乙酰胺基-6-氯嘌呤6-氯嘌呤或4-描述了(6-氯嘌呤基)甲基三唑基序和(三唑基)甲基酰胺-6,6-连接的假二糖核苷。含有 6-氯嘌呤基序的N-炔丙基 3- O-十二烷葡萄糖醛酰胺基核苷在 K562 和 MCF-7 细胞中显示出显着的作用,并且最活跃的化合物显示出诱导细胞凋亡的能力。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