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经口LD₅₀ > 5000 mg/kg(4040 mg/kg),小鼠为2296 mg/kg(1747 mg/kg)。对豚鼠皮肤无刺激和致敏作用。大鼠经口最大无作用剂量为8.08 mg/kg(53.88 mg/kg),吸入安全浓度为9 mg/m³。动物体内无明显蓄积毒性,未见致突变作用。对鱼类高毒。
化学性质工业品为(±)顺、反四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呈棕黄色油状液体。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沸点分别为142~144℃(2.666 Pa)、150~151℃(133.3 Pa)和350℃(1.01×10⁻⁵Pa),相对密度约为0.9,折射率n₂₀ᴰ为1.5132。能溶于乙醇、苯、甲苯等多种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常温下贮存稳定,对光不稳定,遇碱易分解。
用途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沸点低、蒸气压高的特点,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可作为加工蚊香用,也是制造电热驱蚊片的主要原料。也可用1%甲醚菊酯煤油制剂,每立方米空间含药剂10 mL时,蚊子在8 min内全部击倒,24 h内死亡率达100%。
主要用于防治蚊蝇等害虫,常用来制作蚊香及电热驱蚊片,具有击倒速度快、驱避性能好、杀伤力强等特点。用于蚊香中一般含有效成分为0.35%,也可配制喷雾剂、气雾剂、熏蒸剂等。
属卫生杀虫剂,对蚊蝇等卫生害虫有良好的驱避性和较强的杀死能力。
生产方法由菊酸钠与4-(甲氧甲基)苄氯在溶剂中成酯而得。中间体菊酸的制备:将甘氨酸加入氯化氢气体饱和无水乙醇中,加热回流至全溶,得甘氨酸乙酯盐酸盐。在亚硝酸钠水溶液中,加入2,5-二甲基-已-2,4-二烯(由丙酮与乙炔反应制得),滴加上述pH=1.0的甘氨酸乙酯盐酸盐的水溶液,反应温度为18-20℃,得重氮乙酸乙酯。加入沉淀铜催化剂和少量对甲苯酚,搅拌下回流至无氮气放出,收集114-121℃(3.33 kPa)馏分,制得菊酸乙酯。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使之皂化,脱去乙醇,即为菊酸钠。
甲醚菊酯原油的有效成分含量≥85.0%,为棕红色透明液体。原料消耗定额:菊酸乙酯820 kg/t、4-(甲氧甲基)苄氯740 kg/t。
生产方法菊酸的制备 以丙酮和乙炔为基本原料,合成2,5-二甲基-2,4-己二烯,再在铜催化剂下与重氮乙酸酯成环,生成菊酸。
4-(甲氧甲基)苄氯的制备 以对二甲苯为原料,经侧链氯化后制得对氯甲基苄氯,再进行醚化反应制得。
甲醚菊酯的合成 由菊酸钠与4-(甲氧甲基)苄氯在溶剂中反应制得。操作过程是:将10 g菊酸乙酯,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皂化,脱去乙醇、水后,加极性非质子溶剂10 mL、4-(甲氧甲基)苄氯9 g、催化剂0.1 g,于85~90℃反应2 h。冷却,滤去氯化钠,减压蒸馏,得产品12.3 g (82%),沸点为190℃/666.5 Pa,折射率n₂₀ᴰ为1.5150。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菊甲酸 | chrysanthemumic acid | 10453-89-1 | C10H16O2 | 168.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