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三环戊基膦四氟硼酸盐 | 610756-04-2

中文名称
三环戊基膦四氟硼酸盐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s(cyclopentyl)phosphonium tetrafluoroborate
英文别名
[HPCyp3][BF4];Hydron;tricyclopentylphosphane;tetrafluoroborate
三环戊基膦四氟硼酸盐化学式
CAS
610756-04-2
化学式
BF4*C15H28P
mdl
——
分子量
326.166
InChiKey
KTDMVANQORSVPI-UHFFFAOYSA-O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46-264 °C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71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C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
  • 危险类别码:
    R34
  • WGK Germany:
    3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261 8/PG 2
  • 包装等级:
    II
  • 危险类别:
    8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80,P305+P351+P338,P310
  • 危险性描述:
    H31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chloro(1,3-bis(2,4,6-trimethylphenyl)-2-imidazolidinylylidene)(benzylidene)bis(pyridine)ruthenium(II)三环戊基膦四氟硼酸盐 以 toluene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Ru(C3H4N2(C6H2(CH3)3)2)Cl2(P(C5H9)3)(CHC6H5)]
    参考文献:
    名称:
    钌膦亚烷基催化剂引发烯烃复分解相关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摘要:
    介绍了一系列钌鏻亚烷基催化剂的引发方法,其中一些是可商购的。通式 (H(2)IMes)(Cl)(3)Ru=C(H)P(R(1))(2)R(2) 的七个 16 电子两性离子催化剂前体 (R(1) = R (2) = C(6)H(11), C(5)H(9), iC(3)H(7), 1-Cy(3)-Cl, 1-Cyp(3)-Cl, 1 -(i)Pr(3)-Cl;R(1) = C(6)H(11),R(2) = CH(2)CH(3),1-EtCy(2)-Cl;R( 1) = C(6)H(11), R(2) = CH(3), 1-MeCy(2)-Cl; R(1) = iC(3)H(7), R(2) = CH(2)CH(3), 1-Et(i)Pr(2)-Cl; R(1) = iC(3)H(7), R(2) = CH(3), 1-Me(制备了 i)Pr(2)-Cl)。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氯化物提取与 B(C(6)F(5))(3)
    DOI:
    10.1021/ja910112m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金刚烷双吖丙啶 甲基-双吖丙啶-溴 氮杂环丁二烯 全氟-1,3-二氮杂-1-甲基环戊-3-烯 二氢-5-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5-亚硝基-2,4,6-三甲基-4H-1,3,5-二噻嗪 二氢-2,4,6-三乙基-1,3,5-[4H]-二噻嗪 三环戊基膦四氟硼酸盐 三异丁基二氢二噻嗪 N-亚硝基二噻嗪 5H-四唑 5-异丙基-1,3,5-二噻嗪烷 5-(3-甲基戊烷-3-基)-6H-1,3,4-噻二嗪-2-胺 4-重氮基-1,2,3-三唑 4-甲氧基-3,3,5-三甲基-3H-吡唑1-氧化物 4-甲基-1,2-二氮杂螺(2.5)辛-1-烯 4-(三氟甲基)-1,2-二硫杂-3,5lambda2-二氮杂环戊-3-烯 4,5-二甲基-2,3-二丙基-2,3-二氢-噻唑 4,4-二乙基-3,5-二甲基-4H-吡唑 3H-吡咯 3-甲基-3H-吖丙因-3-乙醇 3-甲基-3H-双吖丙啶-3-乙胺 3-甲基-3H-双吖丙啶-3-丙醇 3-溴-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甲基双吖丙啶 3-氯-3-异丙基-3H-双吖丙啶 3-氯-3-乙基双吖丙啶 3-氟-3-(2,2,2-三氟乙氧基)-3H-二氮杂环丙烯 3-叔丁基双吖丙啶 3,5-二(三氟甲基)-1-硫杂-2,4,6-三氮杂环己-2,4-二烯 3,4-二甲氧基-1,2,5-噻二唑 1-氧化物 3,4-二氢-3,3-二甲基-1,2,5-噻二唑 3,4-二氢-1,2,5-噻二唑 3,4,4,5-四甲基-4H-吡唑 3,3-双(三氟甲基)-3H-双吖丙啶 3,3-二氟-3H-双吖丙啶 2H-咪唑-2-硫酮 2H-咪唑 2H-吡咯 2-吡嗪基-锂 2-叔丁基亚氨基-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全氢-1,3,2-二氮杂磷 2-二乙基氨基-1,3-二甲基-1,3,2-二氮杂磷环戊烷 2-(1,3,5-二噻嗪烷-5-基)乙醇 2,4-二甲基-6-异丁基-1,3,5-二噻嗪 2,4,6-三甲基-1,3,5-二噻嗪 2,3,3-三氟-N,N-二甲基丙烯酰基酰胺 2,2,5,5-四甲基-2,5-二氢-吡嗪 2,2,4,6-四氯-2L5-1,3,5,2-三氮杂膦咛 2(4)-异丙基-4(2),6-二甲基二氢(4H)1,3,5-二噻嗪 1H-噻喃并[3,4-d]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