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S,4S,5S,6'R)-4,5-bis(methoxymethyl)spiro[1,3-dioxolane-2,2'-bicyclo[4.1.0]heptane] | 112020-5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S,4S,5S,6'R)-4,5-bis(methoxymethyl)spiro[1,3-dioxolane-2,2'-bicyclo[4.1.0]heptane]
英文别名
——
(1'S,4S,5S,6'R)-4,5-bis(methoxymethyl)spiro[1,3-dioxolane-2,2'-bicyclo[4.1.0]heptane]化学式
CAS
112020-55-0
化学式
C13H22O4
mdl
——
分子量
242.315
InChiKey
FBPIZNXTDMJEIW-RHYQMDG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36.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手性缩酮的非对映选择性环丙烷化。二氧戊环的结构效应
    摘要:
    制备了一系列与2-环己烯-1-酮1,4-二-O-苄基-L-苏糖醇缩酮有关但具有不同二氧戊环附属物的2-环己烯-1-酮缩酮,并对其进行了Simmons-Smith环丙化。当附件中存在氧气时,观察到的非对映选择性降低。在没有附肢氧的情况下,发现观察到的非对映选择性取决于二氧戊环的手性。观察到的非对映选择性的量明显与附属物的性质无关。
    DOI:
    10.1016/s0040-4039(00)9599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astereoselective cyclopropanation via homochiral ketals. Dioxolane structural effects
    作者:Eugene A Mash、Keith A Nelson、Phillip C Heidt
    DOI:10.1016/s0040-4039(00)95995-1
    日期:1987.1
    series of 2-cyclohexen-1-one ketals related to 2-cyclohexen-1-one 1,4-di- O-benzyl-L-threitol ketal but possesing different dioxolane appendages was prepared and subjected to Simmons-Smith cycloproponation. The observed diastereoselectivity decreased when oxygen was present in the appendages. In the absence of appendage oxygen, the sense of the observed diastereoselectivity was found to depend upon dioxolane
    制备了一系列与2-环己烯-1-酮1,4-二-O-苄基-L-苏糖醇缩酮有关但具有不同二氧戊环附属物的2-环己烯-1-酮缩酮,并对其进行了Simmons-Smith环丙化。当附件中存在氧气时,观察到的非对映选择性降低。在没有附肢氧的情况下,发现观察到的非对映选择性取决于二氧戊环的手性。观察到的非对映选择性的量明显与附属物的性质无关。
  • Mechanistic studies of diastereoselective cyclopropanation via homochiral ketals. 1. Dioxolane structural effects
    作者:Eugene A. Mash、Susan B. Hemperly、Keith A. Nelson、Philip C. Heidt、Shawne Van Deusen
    DOI:10.1021/jo00294a016
    日期:1990.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