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大细胞脱粒肽(肥大脱粒肽)是蜂毒中的重要组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活化肥大细胞后,会导致肥大细胞释放颗粒物,包含组胺、5-羟色胺、白三烯、肝素、前列腺素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物质。这些成分能够加速CAM的正常血管生成。然而,鸡胚中的肥大细胞直到发育至10.5天后才会在CAM上出现,并且要到17~20天才能达到丰盛状态。此外,只有到了15天龄的鸡胚,其肥大细胞才具备对外界的免疫力,即能够分泌颗粒物质。
因此,在实验系统中的CAM上的肥大细胞并不活跃。研究显示,大胡蜂肥大脱粒肽(肥大脱粒肽)12a对CAM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与其脱粒肽活性无关,而是通过影响FGF相关的信号通路来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另外,外源性GM1神经节苷脂能够结合FGF-2从而影响血管生成过程,而Mastoparan则能抑制这种结合。
生物活性Mastoparan 是一种十四肽,是黄蜂毒液的一种组分。它具有两亲性质,并报告说会表现出多种药理和生物化学效应。Mastoparan 能刺激大鼠垂体前叶细胞释放催乳素,其剂量、时间和可逆性均依赖于钙的参与。它能够引起蛋白激酶C从可溶形式向膜结合形式转移,并增加Fura-2标记的大乳头状细胞内的Ca²⁺浓度。此外,Mastoparan 还能与GTP结合蛋白质相互作用,促进核苷酸交换并刺激GTPase活性。因此,有人提出Mastoparan 的细胞效应可能是模仿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果。
体外研究外观:白色粉末 纯度(HPLC)≥98.0% 醋酸根含量≤12.0% 水分含量≤8.0% 肽含量≥80.0% 内毒素≤50EU/mg 氨基酸组成分析≤±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