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乙基醚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维生素C衍生物。它不仅化学性质极为稳定,不易变色,还具有亲油亲水的两性特性,大大扩展了其适用范围,尤其是在日用化学品中的应用。3-O-乙基抗坏血酸醚容易穿过角质层进入真皮层,在体内被生物酶分解后发挥维生素C的生物学功效。
结构与特性维生素C乙基醚(又称3-O-乙基抗坏血酸醚),由于其结构上有4个羟基而不能直接被皮肤吸收,并且容易氧化变色。通过将3位羟基烃化制得的维生素C乙基醚是一种不变色的维生素C衍生物,不影响其生物活性作用,填补了市场同类产品的空白。研究表明,它在进入皮肤后能被酶分解,从而发挥维生素C的作用。
用途维生素C乙基醚(VC乙基醚)是亲油亲水两性维生素C衍生物,不仅保留了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作用,还非常稳定,不易变色。其独特的性质使其易于在配方中使用,并能轻松穿透角质层进入真皮层,在皮肤内被酶分解后发挥维C的作用,提高生物利用率。
作用机制VC乙基醚通过透过角质层直达黑色素细胞,抑制酪氨酸酶活性,阻断黑色素形成,从而高效美白肌肤。它还能进入真皮层直接参与胶原蛋白合成,修复皮肤细胞活性,增加胶原蛋白,使肌肤变得充盈富有弹性。此外,3-O-乙基-L-抗坏血酸可能对羟基苯乙酮溶液具有稳定的特性。
功效维生素C乙基醚是油水两溶物质,便于配方师将其加入任意相位或在高温低温下使用。这种特性使其能够更轻松地穿透角质层并进入真皮层,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效。它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阻断黑色素形成;具有显著美白和祛斑效果(2%添加时);抗日光引起的炎症,抗菌消炎作用较强;改善皮肤暗淡无光泽,赋予皮肤弹性与光泽;修复皮肤细胞活性,促进胶原蛋白产生。
制备5,6-O-异亚丙基-抗坏血酸的合成:在室温(25℃)下向单口烧瓶中加入70g抗坏血酸、22克对甲苯磺酸及83毫升乙醇,搅拌反应4小时后,用1N HCl洗涤,再加100毫升H2O溶解,过滤除去固体,分出的有机相经无水NaSO₄干燥。蒸发溶剂,得黄色油状物5,6-O-异亚丙基-抗坏血酸37.5克。
3-O-乙基-5,6-O-异亚丙基抗坏血酸的合成:在DMSO中加入30g 5,6-O-异亚丙基-抗坏血酸,再分别加7.6克溴乙烷和11.6克碳酸氢钠,在70℃下反应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用甲苯萃取三次,萃取液经水洗后浓缩结晶得到3-O-乙基-5,6-O-异亚丙基抗坏血酸16.2克。
3-O-乙基抗坏血酸的合成:将10g 3-O-乙基-5,6-O-异亚丙基抗坏血酸溶于100毫升甲醇中,加入5毫升(体积分数为50%)盐酸,在60℃下反应3小时。用碳酸氢钠中和后,再加入乙酸乙酯萃取结晶得到3-O-乙基抗坏血酸8.2克。
【应用】可应用于美白祛斑产品、抗衰老产品,如水剂、凝胶、精华素、乳液及护肤霜等。
【推荐用量】0.1%-2.0%,适用于美白祛斑和祛皱的抗衰老产品。
【操作建议】最好在pH3.0-6.0条件下使用以获得最佳美白祛斑效果。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3-O-ethyl-5,6-O-isopropylideneascorbic acid | 86404-03-7 | C11H16O6 | 244.244 |
维生素 C | ascorbic acid | 50-81-7 | C6H8O6 | 176.126 |
—— | 5,6-O-isopropylidene-L-ascorbic acid | 15042-01-0 | C9H12O6 | 216.191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3-O-ethyl-ascorbyl-6-nonanedioate | 1210311-35-5 | C17H26O9 | 374.388 |
—— | 3-O-ethyl-5,6-O-isopropylideneascorbic acid | 86404-03-7 | C11H16O6 | 244.244 |
—— | L-2-α-lipoyl-3-ethyl-ascorbic acid | —— | C16H24O7S2 | 392.4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