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4-bis(12-hydroxydodecyloxy)benzaldehyde | 1151566-3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4-bis(12-hydroxydodecyloxy)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
3,4-bis(12-hydroxydodecyloxy)benzaldehyde化学式
CAS
1151566-31-2
化学式
C31H54O5
mdl
——
分子量
506.767
InChiKey
ANIADJDXPRSNJ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04
  • 重原子数:
    36.0
  • 可旋转键数:
    27.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7
  • 拓扑面积:
    75.99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4-bis(12-hydroxydodecyloxy)benzaldehyde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氯化亚砜三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醇二氯甲烷氯仿 为溶剂, 反应 8.0h, 生成 3,4-bis(12-benzoyloxydodecyloxy)benzyl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Coordinative Nanoporous Polymers Synthesized with Hydrogen-Bonded Columnar Liquid Crystals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一种纳米多孔聚合物的开发,该聚合物表现出对锌卟啉的配位性质。一种由三苯并环模板和三个等量的周围树枝状两性分子组成的氢键柱状液晶前驱体,后者具有吡啶基头基和可聚合的脂肪链,通过光聚合反应共价固定,随后选择性去除模板,依次形成了一种纳米多孔聚合物,其孔壁修饰有吡啶基团。这种纳米多孔聚合物反映了模板的构象,并显示出吡啶基团对锌卟啉的显著配位能力。这种配位的纳米多孔聚合物有望作为将染料组织成功能性超分子结构的纳米级支架。
    DOI:
    10.1166/jnn.2012.6600
  • 作为产物:
    描述:
    12-溴-1-十二烷醇3,4-二羟基苯甲醛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8.5%的产率得到3,4-bis(12-hydroxydodecyloxy)benzaldehyde
    参考文献:
    名称:
    Coordinative Nanoporous Polymers Synthesized with Hydrogen-Bonded Columnar Liquid Crystals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一种纳米多孔聚合物的开发,该聚合物表现出对锌卟啉的配位性质。一种由三苯并环模板和三个等量的周围树枝状两性分子组成的氢键柱状液晶前驱体,后者具有吡啶基头基和可聚合的脂肪链,通过光聚合反应共价固定,随后选择性去除模板,依次形成了一种纳米多孔聚合物,其孔壁修饰有吡啶基团。这种纳米多孔聚合物反映了模板的构象,并显示出吡啶基团对锌卟啉的显著配位能力。这种配位的纳米多孔聚合物有望作为将染料组织成功能性超分子结构的纳米级支架。
    DOI:
    10.1166/jnn.2012.66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