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羟基-5-苯基戊-2-酮 | 646062-85-3

中文名称
4-羟基-5-苯基戊-2-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hydroxy-5-phenylpentan-2-one
英文别名
4-Hydroxy-5-phenylpentan-2-one
4-羟基-5-苯基戊-2-酮化学式
CAS
646062-85-3
化学式
C11H14O2
mdl
——
分子量
178.231
InChiKey
WLYDVDCMHLCWTF-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羟基-5-苯基戊-2-酮戴斯-马丁氧化剂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92.0h, 以22.3 mg的产率得到1-苯基-2,4-戊二酮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酮还原酶和胺转氨酶催化的反应选择性地获得1,3-氨基醇的所有四种非对映异构体
    摘要:
    手性胺的生物催化合成已成为化学家工具箱的宝贵补充。但是,带有一个以上立体中心的官能化胺(例如1,3-氨基醇)的有效不对称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通过使用酮还原酶(KRED)和两种对映体互补胺转氨酶(ATA),我们开发了一种生物催化途径,可将4个氨基-1-苯基戊烷-2-醇的所有四个非对映异构体作为带有1,3-氨基醇的代表性分子功能。从外消旋羟基酮开始,使用(S)选择性KRED的动力学拆分提供了光学活性羟基酮(86%ee)和相应的二酮。羟基酮的进一步转氨反应可通过(R)或(S)选择性ATA,得到(2 R,4 R)-和(2 R,4 S)-1,3-氨基醇非对映异构体。其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可在随后的两个不对称步骤中获得:相同的KRED使二酮在区域和对映异构体上还原,生成(S)-构型的羟基酮。最终,随后用(R)-和(S)-选择性ATA进行的粗产物转氨作用分别产生了其余的(2 S,4 R)-和(2 S,4 S)-非对映异构体。
    DOI:
    10.1002/adsc.201500214
  • 作为产物:
    描述:
    1-phenylpent-4-en-2-ol氧气copper(l) chloride 、 palladium dichlor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9.0h, 以61%的产率得到4-羟基-5-苯基戊-2-酮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酮还原酶和胺转氨酶催化的反应选择性地获得1,3-氨基醇的所有四种非对映异构体
    摘要:
    手性胺的生物催化合成已成为化学家工具箱的宝贵补充。但是,带有一个以上立体中心的官能化胺(例如1,3-氨基醇)的有效不对称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通过使用酮还原酶(KRED)和两种对映体互补胺转氨酶(ATA),我们开发了一种生物催化途径,可将4个氨基-1-苯基戊烷-2-醇的所有四个非对映异构体作为带有1,3-氨基醇的代表性分子功能。从外消旋羟基酮开始,使用(S)选择性KRED的动力学拆分提供了光学活性羟基酮(86%ee)和相应的二酮。羟基酮的进一步转氨反应可通过(R)或(S)选择性ATA,得到(2 R,4 R)-和(2 R,4 S)-1,3-氨基醇非对映异构体。其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可在随后的两个不对称步骤中获得:相同的KRED使二酮在区域和对映异构体上还原,生成(S)-构型的羟基酮。最终,随后用(R)-和(S)-选择性ATA进行的粗产物转氨作用分别产生了其余的(2 S,4 R)-和(2 S,4 S)-非对映异构体。
    DOI:
    10.1002/adsc.201500214
  • 作为试剂:
    描述:
    (3-氧代-1-苯基丁基)乙酸酯(S)-(-)- α-甲基苄胺 、 amine transminases from chromabacterium violaceum 、 4-羟基-5-苯基戊-2-酮 作用下, 以 aq. phosphate buffer 、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生成 3-amino-1-phenyl-1-but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酮还原酶和胺转氨酶催化的反应选择性地获得1,3-氨基醇的所有四种非对映异构体
    摘要:
    手性胺的生物催化合成已成为化学家工具箱的宝贵补充。但是,带有一个以上立体中心的官能化胺(例如1,3-氨基醇)的有效不对称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通过使用酮还原酶(KRED)和两种对映体互补胺转氨酶(ATA),我们开发了一种生物催化途径,可将4个氨基-1-苯基戊烷-2-醇的所有四个非对映异构体作为带有1,3-氨基醇的代表性分子功能。从外消旋羟基酮开始,使用(S)选择性KRED的动力学拆分提供了光学活性羟基酮(86%ee)和相应的二酮。羟基酮的进一步转氨反应可通过(R)或(S)选择性ATA,得到(2 R,4 R)-和(2 R,4 S)-1,3-氨基醇非对映异构体。其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可在随后的两个不对称步骤中获得:相同的KRED使二酮在区域和对映异构体上还原,生成(S)-构型的羟基酮。最终,随后用(R)-和(S)-选择性ATA进行的粗产物转氨作用分别产生了其余的(2 S,4 R)-和(2 S,4 S)-非对映异构体。
    DOI:
    10.1002/adsc.2015002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irected methallylations as a synthetic route to 1,3-polyols
    作者:Linda Joy Brzezinski、James W. Leahy
    DOI:10.1016/s0040-4039(98)00182-8
    日期:1998.4
    The directed methallylation of β-hydroxyaldehydes and ketones with methallyboronic acid is examined. The reaction proceeds with good to excellent selectivity with ketones.
    考察了β-羟醛和酮与甲基烯丙基硼酸的直接甲基烯丙基化作用。该反应对酮具有良好或优异的选择性。
  • Decarboxylative Aldol Reactions of Allyl β-Keto Esters via Heterobimetallic Catalysis
    作者:Sha Lou、John A. Westbrook、Scott E. Schaus
    DOI:10.1021/ja045981k
    日期:2004.9.1
    Mild and selective heterobimetallic-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aldol reactions involving allyl beta-keto ester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 reaction is promoted by Pd(0)- and Yb(III)-DIOP complexes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nvolves the in situ formation of a ketone enolate from allyl beta-keto esters followed by addition of the enolate to aldehydes. The reaction is a new example of heterobimetallic catalysis
    涉及烯丙基β-酮酯的温和且选择性的杂双金属催化的脱羧醛醇反应已被开发。该反应在室温下由 Pd(0)-和 Yb(III)-DIOP 配合物促进,包括由烯丙基 β-酮酯原位形成酮烯醇化物,然后将烯醇化物加入醛。该反应是异双金属催化的一个新例子,其中优化的反应条件需要添加两种金属。
  • One-Pot Reduction-Aldol Reaction of Esters
    作者:Andrei K. Yudin、Mikio Sasaki
    DOI:10.1055/s-2004-834808
    日期:——
    We have developed a new protocol for making aldol adducts in a one-pot reaction between esters and silyl enol ethers in the presence of DIBALH without isolating the intermediate aldehydes. Lewis acid activation of the initially formed aluminated hemiacetals produces highly reactive electrophilic aldehyde equivalents in situ. Using this protocol, various aldol adducts can be readily obtained in up to 90% yield on a large scale.
    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协议,通过在DIBALH的存在下,在酯和硅烯醇醚之间进行一锅反应来合成醇缩合加合物,而无需分离中间体醛。最初形成的铝修饰半缩醛经过路易斯酸激活,产生高反应性的电亲体醛等效物。采用此协议,可以在大规模上实现多种醇缩合加合物,产率高达90%。
  • Muehlemann, Casparis-Festschr. <Zuerich 1949> S.159,165
    作者:Muehlemann
    DOI:——
    日期:——
  • Selective Access to All Four Diastereomers of a 1,3-Amino Alcohol by Combination of a Keto Reductase- and an Amine Transaminase-Catalysed Reaction
    作者:Hannes Kohls、Mattias Anderson、Jonathan Dickerhoff、Klaus Weisz、Armando Córdova、Per Berglund、Henrike Brundiek、Uwe T. Bornscheuer、Matthias Höhne
    DOI:10.1002/adsc.201500214
    日期:2015.5.26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functionalised amines bearing more than one stereocentre, such as 1,3‐amino alcohols, remains challenging. By employing a keto reductase (KRED) and two enantiocomplementary amine transaminases (ATA), we developed a biocatalytic route towards all four diastereomers of 4‐amino‐1‐phenylpentane‐2‐ol as a representative molecule bearing the 1,3‐amino alcohol functionality. Starting from a
    手性胺的生物催化合成已成为化学家工具箱的宝贵补充。但是,带有一个以上立体中心的官能化胺(例如1,3-氨基醇)的有效不对称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通过使用酮还原酶(KRED)和两种对映体互补胺转氨酶(ATA),我们开发了一种生物催化途径,可将4个氨基-1-苯基戊烷-2-醇的所有四个非对映异构体作为带有1,3-氨基醇的代表性分子功能。从外消旋羟基酮开始,使用(S)选择性KRED的动力学拆分提供了光学活性羟基酮(86%ee)和相应的二酮。羟基酮的进一步转氨反应可通过(R)或(S)选择性ATA,得到(2 R,4 R)-和(2 R,4 S)-1,3-氨基醇非对映异构体。其余两个非对映异构体可在随后的两个不对称步骤中获得:相同的KRED使二酮在区域和对映异构体上还原,生成(S)-构型的羟基酮。最终,随后用(R)-和(S)-选择性ATA进行的粗产物转氨作用分别产生了其余的(2 S,4 R)-和(2 S,4 S)-非对映异构体。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