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2-aminoethyl)thio)propoxy 2-acetamido-3,4,6-tri-O-acetyl-2-deoxy-α-D-galactopyranoside | 940936-00-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2-aminoethyl)thio)propoxy 2-acetamido-3,4,6-tri-O-acetyl-2-deoxy-α-D-galact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3-((2-aminoethyl)thio)propyl 2-acetamido-3,4,6-tri-O-acetyl-2-deoxy-α-D-galactopyranoside
3-((2-aminoethyl)thio)propoxy 2-acetamido-3,4,6-tri-O-acetyl-2-deoxy-α-D-galact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940936-00-5
化学式
C19H32N2O9S
mdl
——
分子量
464.537
InChiKey
RFJUGSYOIOIAHE-FQBWVUS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26
  • 重原子数:
    31.0
  • 可旋转键数:
    1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9
  • 拓扑面积:
    152.48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1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2-aminoethyl)thio)propoxy 2-acetamido-3,4,6-tri-O-acetyl-2-deoxy-α-D-galactopyranoside4-二甲氨基吡啶2-噻吩乙酸偶氮二异丁腈1-羟基苯并三唑三乙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3-((2-(11-(acetylthio)undecanamido)ethyl)thio)propoxy 2-acetamido-3,4,6-tri-O-acetyl-2-deoxy-α-D-galact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单糖封端的金纳米粒子的快速通量竞争比色法检测凝集素-蛋白质相互作用
    摘要:
    蛋白质结合伴侣的鉴定是蛋白质组学的关键挑战之一。提出了一种快速通量竞争比色测定法,该测定法使用了以甘露吡喃糖苷(Man–GNPs),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GNPs),葡萄糖(Glc–GNPs)或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GNPs)等糖为糖的金纳米颗粒。该测定法方便地检测溶液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尤其是蛋白质-凝集素相互作用。竞争性测定在微量滴定板中进行。十种蛋白质(两种糖蛋白和八种凝集素)和三种糖结合凝集素(伴刀豆球蛋白A(ConA),小麦胚芽凝集素(WGA)和蓖麻蓖麻凝集素(RCA 120))组合排列在30孔板中,并向每个孔中添加恒定浓度的单糖封端的GNP(糖-GNP)。如果蛋白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则糖-GNP保持其勃艮第色。如果蛋白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则相应的结合凝集素将糖-GNP团聚,从而产生蓝色。使用该测定法首次鉴定了几个新的结合对,并根据波长偏移确定了结合
    DOI:
    10.1002/cplu.201200014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单糖封端的金纳米粒子的快速通量竞争比色法检测凝集素-蛋白质相互作用
    摘要:
    蛋白质结合伴侣的鉴定是蛋白质组学的关键挑战之一。提出了一种快速通量竞争比色测定法,该测定法使用了以甘露吡喃糖苷(Man–GNPs),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GNPs),葡萄糖(Glc–GNPs)或N‐乙酰半乳糖胺(GalNAc–GNPs)等糖为糖的金纳米颗粒。该测定法方便地检测溶液中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尤其是蛋白质-凝集素相互作用。竞争性测定在微量滴定板中进行。十种蛋白质(两种糖蛋白和八种凝集素)和三种糖结合凝集素(伴刀豆球蛋白A(ConA),小麦胚芽凝集素(WGA)和蓖麻蓖麻凝集素(RCA 120))组合排列在30孔板中,并向每个孔中添加恒定浓度的单糖封端的GNP(糖-GNP)。如果蛋白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则糖-GNP保持其勃艮第色。如果蛋白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则相应的结合凝集素将糖-GNP团聚,从而产生蓝色。使用该测定法首次鉴定了几个新的结合对,并根据波长偏移确定了结合
    DOI:
    10.1002/cplu.20120001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 via Cu(I)-Catalyzed Alkyne-azide [2 + 3] Cycloaddition
    作者:Po-Chiao Lin、Shau-Hua Ueng、Sheng-Chieh Yu、Mi-Dan Jan、Avijit Kumar Adak、Ching-Ching Yu、Chun-Cheng Lin
    DOI:10.1021/ol070588f
    日期:2007.5.1
    The Cu(I)-catalyzed alkyne-azide [2 + 3] cycloaddit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an effective and orthogonal conjugation reaction to covalently immobilize biomolecules on magnetic nanoparticles (MNPs). The azido group on the MNP surface provides better conjugation efficiency with alkynated molecules. Moreover, the C-terminal alkynated protein was site-specifically immobilized on MNP. The protein
    Cu(I)催化炔叠氮化物[2 + 3]环加成反应是将生物分子共价固定在磁性纳米颗粒(MNP)上的有效且正交的共轭反应。MNP表面上的叠氮基可提供更好的与烷基化分子的结合效率。此外,将C末端链化的蛋白位点特异性地固定在MNP上。通过位点特异性固定表现出的蛋白质结合活性高于通过随机酰胺键形成所表现出的蛋白质结合活性。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