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Z)-5-iodopent-4-enoic acid | 175532-44-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Z)-5-iodopent-4-enoic acid
英文别名
——
(Z)-5-iodopent-4-enoic acid化学式
CAS
175532-44-2
化学式
C5H7IO2
mdl
——
分子量
226.014
InChiKey
MOCAJSGUQHBZAN-RQOWECAX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3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Z)-5-iodopent-4-enoic acid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三甲基氯硅烷三乙胺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4.75h, 生成 methyl 3-{(2R*,3S*)-3-[3-(tert-butyldimethylsilyloxy)prop-1-ynyl]-oxiran-2-yl}prop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Stemocurtisine ABC 三环结构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百部生物碱茎柯蒂辛的 ABC 三环结构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这种天然产物的三环前体是通过 19 个步骤从已知的乙烯基碘中获得的。由于 A 环断裂,尝试通过光化学诱导的氧化环化方法制备该生物碱的 C-3a-C-11 醚部分未成功。
    DOI:
    10.1002/ejoc.201501080
  • 作为产物:
    描述:
    吡啶 、 Jones reagent 、 potassium diazodicarboxylate 、 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0.5h, 生成 (Z)-5-iodopent-4-e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Stemocurtisine ABC 三环结构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
    摘要:
    描述了百部生物碱茎柯蒂辛的 ABC 三环结构的非对映选择性合成。这种天然产物的三环前体是通过 19 个步骤从已知的乙烯基碘中获得的。由于 A 环断裂,尝试通过光化学诱导的氧化环化方法制备该生物碱的 C-3a-C-11 醚部分未成功。
    DOI:
    10.1002/ejoc.20150108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velopment of a General, Sequential, Ring-Closing Metathesis/Intramolecular Cross-Coupling Reaction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unsaturated Macrolactones
    作者:Scott E. Denmark、Joseck M. Muhuhi
    DOI:10.1021/ja1047363
    日期:2010.8.25
    macrocyclic lactones containing conjugated Z,Z-1,3-diene subunits is described. The centerpiece of the strategy is a sequential ring-closing metathesis (RCM) that forms an unsaturated siloxane ring, followed by an intramolecular cross-coupling reaction with a pendant alkenyl iodide. A highly modular assembly of the various precursors allowed the preparation of unsaturated macrolactones containing 11-, 12-
    描述了构建包含共轭 Z,Z-1,3-二烯亚基的大环内酯的一般策略。该策略的核心是形成不饱和硅氧烷环的顺序闭环复分解 (RCM),然后与侧链烯基进行分子内交叉偶联反应。各种前体的高度模块化组装允许制备含有 11-、12-、13-和 14-元环的不饱和大环内酯。尽管 RCM 过程顺利进行,但分子内交叉偶联需要对源、溶剂、化物源,尤其是化物平进行广泛的优化。在最佳条件下(包括注射泵高稀释),大环内酯以 53-78% 的产率作为单一立体异构体产生。含有 E,Z-1,3-二烯单元的苯并稠合 12 元环大环内酯也通过相同的一般策略制备。E-2-苯乙烯化物是通过芳基壬酸酯与乙烯基三甲基硅烷的新型 Heck 反应,然后用 ICl 进行脱甲硅烷化反应制备的。
  • Total Synthesis of (+)-Brefeldin A
    作者:Yikang Wu、Jian Gao
    DOI:10.1021/ol800137f
    日期:2008.4.1
    (+)-Brefeldin A was synthesized through an efficient route, which features (1) construction of the five-membered ring from a Crimmins aldol via tandem Li-I exchange and carbanion-mediated cyclization with concurrent removal of the chiral auxiliary, (2) introduction of the lower side chain (C10 to C16) via a Rh-catalyzed Michael addition of a vinyl boronic acid, (3) stereoselective reduction of the C7 ketone with SmI(2), and (4) a 2-methyl-6-nitrobenzoic anhydride-mediated (Shiina) lactonization.
    (+)-Brefeldin A 是通过高效路线合成的,其特点包括:(1) 通过Crimmins 酯交换 Aldo 反应,经由连续的-交换和介导的环状羧酸盐形成五元环;(2) 利用催化的乙烯基硼酸的迈克尔加成引入邻近的侧链(C10至C16);(3) 利用化物对C7酮进行选择性还原;(4) 利用2-甲基-6-硝基苯甲酸酐介导的Shiina环化反应完成缩合。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