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137512-74-4

中文名称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中文别名
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英文名称
Emamectin, benzoate (salt)
英文别名
benzoic acid;(10'Z,14'Z)-2-butan-2-yl-21',24'-dihydroxy-12'-[4-methoxy-5-[4-methoxy-6-methyl-5-(methylamino)oxan-2-yl]oxy-6-methyloxan-2-yl]oxy-3,11',13',22'-tetramethylspiro[2,3-dihydropyran-6,6'-3,7,19-trioxatetracyclo[15.6.1.14,8.020,24]pentacosa-10,14,16,22-tetraene]-2'-one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化学式
CAS
137512-74-4
化学式
C56H81NO15
mdl
——
分子量
1008.2
InChiKey
GCKZANITAMOIAR-AOCCSPC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6-150°C
  • 比旋光度:
    D -6.9° (c = 0.5% in methanol)
  • 溶解度:
    可溶于氯仿(少许)、甲醇(少许)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99
  • 重原子数:
    72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8.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8
  • 拓扑面积:
    19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16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2999099

制备方法与用途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属于无残留,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对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和其它许多害虫及螨类的活性极高,既有胃毒作用又兼触杀作用,在非常低的剂量(0.084~2g/ha)下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益虫没有伤害,有利于对害虫的综合防治,另外扩大了杀虫谱,降低了对人畜的毒性。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可以增强神经质如谷氨酸和γ一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从而使大量氯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功能丧失,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后马上停止进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在3-4天内达到最高致死率。由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土壤结合紧密、不淋溶,在环境中也不积累,可以通过运动转移,极易被作物吸收并渗透到表皮,使施药作物有长期残效,在10天以上又出现第二个杀虫致死率高峰,同时很少受环境因素如风、雨等影响。
用途 
该品是目前国际唯一能取代5种高毒农药的新型、高效、低毒、安全、无公害、无残留的生物杀虫杀螨剂。活性最高、杀虫谱广、无抗药性。具有胃毒、触杀作用。对螨类、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活性最高。如在蔬菜、烟草、茶叶、棉花、果树等经济作物上使用,具有其它农药无可比拟的活性。尤其是对红带卷叶蛾、烟蚜夜蛾、烟草天蛾、小菜蛾、甜菜叶蛾、棉铃虫、烟草天蛾、旱地贪夜蛾、纷纹夜蛾、菜粉螟、甘蓝横条螟、番茄天蛾、马铃薯甲虫等害虫具有超高效。
用途 
广泛用于蔬菜、果树、棉花等农作物上的多种害虫的防治
用途 
本品具有高效、广谱、安全、残效期长特点,为优良的杀虫、杀螨剂,对防治棉玲虫等鳞翅目害虫、螨虫、鞘翅目及同翅目害虫有极高的活性,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对人畜安全,可与大部分农药混用
生产方法 

是美国Merk&Co.公司1984年对阿维菌素的4'-(α-1-齐墩果糖基)-α-1-齐墩果糖上的羟基进行衍生化研究的结果,从发酵产品阿维菌素B1开始合成而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