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acryloyl-D-phenylalanine | 112889-35-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acryloyl-D-phenylalanine
英文别名
N-acryloylphenylalanie;(2R)-3-phenyl-2-(prop-2-enoylamino)propanoic acid
N-acryloyl-D-phenylalanine化学式
CAS
112889-35-7
化学式
C12H13NO3
mdl
——
分子量
219.24
InChiKey
XFHQGYBXSCRMNT-SNVBAGL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65.8±45.0 °C(predicted)
  • 密度:
    1.189±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66.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acryloyl-D-phenylalanine炔丙胺N-甲基吗啉氯甲酸异丁酯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47%的产率得到D-N-(1-oxo-3-phenyl-1-(prop-2-yn-1-ylamino)propan-2-yl)acryl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包含手性苯丙氨酸-单击-环糊精和聚合物的双功能化主体-客体丙烯单体的超结构
    摘要:
    我们报告了丙烯酸单体d-或l-单-(6-苯丙氨酸-丙烯酰胺基-6-脱氧)-β-环糊精3 D / 3 L及其相应的共聚物4 D / 4 L NIPAAm和d-或l的制备以β-苯丙氨酸为客体,以β-环糊精为主体。为了将环糊精树脂(CD)引入单体中,进行了微波加速的环加成(点击反应)。对于在聚合物侧链中同时具有主体和客体物种的聚合物的新设计,可以观察到分子间和分子内的相互作用。所得的超分子结构通过NMR,DLS,TEM和LCST测量来表征。
    DOI:
    10.1021/ma3002164
  • 作为产物:
    描述:
    D-苯丙氨酸丙烯酰氯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50%的产率得到N-acryloyl-D-phenylal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Chiral recognition of macromolecules with cyclodextrins: pH- and thermosensitive copolymers from N-isopropylacrylamide and N-acryloyl-D/L-phenylalanine and their inclusion complexes with cyclodextrins
    摘要: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报告了水溶性刺激响应聚合物通过与β-环糊精和随机甲基化β-环糊精(RAMEB-CD)的宿主-客体相互作用实现对苯丙氨酸基团的对映选择性识别。我们合成了N-丙烯酰-D/L-苯丙氨酸单体(2D,2L),然后在自由基条件下与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共聚合。所得的共聚物3D和3L表现出25°C的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作为进一步的好处,共聚物体系中的自由羧基的存在使其对pH值对LCST值的敏感性很高。通过动态光散射和二维核磁共振光谱技术分别研究了共聚物3D和3L的侧基的对映选择性识别和它们的溶解行为。
    DOI:
    10.3762/bjoc.7.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ly [N-acryloyl-(D/L), (+/−)-phenylalanine-co-(D/L), (−/+)N-methacryloyloxyethyl-N′-2-hydroxybutyl(urea)] copolymers
    作者:Emil Buruiana、Mioara Murariu、Tinca Buruiana
    DOI:10.2478/s11532-014-0556-9
    日期:2014.10.1
    monomers of (D/L), (+/)-N-methacryloyloxyethyl-N′-2-hydroxybutyl(urea) methacrylate (D/L-MABU) type were prepared and further polymerized through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with optically active monomers containing phenylalanine sequences such as N-acryloyl-(D/L), (/+)-phenylalanine (A-D/L-Phe). The resulting copolymers, i.e., poly[N-acryloyl-(D/L), (/+)-phenylalanine- co -(D/L), (+/)-N-methacr
    制备(D / L)的两种单体(D / L)-N-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N'-2-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D / L-MABU)类型,并通过与光学活性单体的自由基聚合进一步聚合含有苯丙酸序列,例如N-丙烯酰基-(D / L),(-/ +)-苯丙酸(AD / L-Phe)。所得共聚物,即,聚[N-丙烯酰基-(D / L),(-/ +)-苯丙酸 -co- (D / L),(+/-)-N-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N'-2-羟基丁基()],AD / L-Phe- 共 -D / L-MABU,进行了表征通过FT-IR,一维/二维NMR(1 H和13C),紫外可见和圆二色性(CD)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摩尔分数为0.76:0.24 / 0.64:0.36的单体单元获得的共聚物的旋光度分别为-25°和+ 15°。当与荧光素-异硫氰酸酯,新的荧光copolyacryl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