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1E)-(2-hydroxy-5-methoxyphenyl)methylene]amino}-1,5-dimethyl-2-phenyl-1,2-dihydro-3H-pyrazol-3-one | 1259287-8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1E)-(2-hydroxy-5-methoxyphenyl)methylene]amino}-1,5-dimethyl-2-phenyl-1,2-dihydro-3H-pyrazol-3-one
英文别名
(E)-4-[(2‑hydroxy-5-methoxybenzylidene)amino]-1,5-dimethyl-2-phenyl-1,2-dihydro-3H-pyrazol-3-one
4-{[(1E)-(2-hydroxy-5-methoxyphenyl)methylene]amino}-1,5-dimethyl-2-phenyl-1,2-dihydro-3H-pyrazol-3-one化学式
CAS
1259287-85-8
化学式
C19H19N3O3
mdl
——
分子量
337.378
InChiKey
BHIRGSIQQKJWJG-UDWIEESQ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02.0±60.0 °C(Predicted)
  • 密度:
    1.21±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5
  • 重原子数:
    25.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6
  • 拓扑面积:
    68.75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衍生自4-氨基安替比林的双齿席夫碱配体的铜(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理论计算,光谱和抗菌活性的研究:取代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摘要:
    一系列新颖的Cu(II)配合物,包括:[Cu(L 1)2 ]:C1,[Cu(L 2)2 ]:C2,[Cu(L 3)2 ]:C3,[Cu(L 4))2 ]:C4,具有四个双-N,O-双齿席夫碱配体(H L 1:(E)-4-[(2-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氨基] -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 H-吡唑-3-酮; H L 2:(E)-4-[(2-羟基-4-甲氧基亚苄基)氨基] -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 H-吡唑-3-酮; H L 3:(E)-4-[(2-羟基-5-甲氧基亚苄基)氨基] -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 H-吡唑-3-酮;H L 4:(E)-4-[(2-羟基-6-甲氧基亚苄基)氨基] -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 H-吡唑-3-酮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1 H NMR和13表征13 C NMR光谱技术。此外,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确定了H
    DOI:
    10.1016/j.molstruc.2021.129908
  • 作为产物:
    描述:
    2-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4-氨基安替比林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81%的产率得到4-{[(1E)-(2-hydroxy-5-methoxyphenyl)methylene]amino}-1,5-dimethyl-2-phenyl-1,2-dihydro-3H-pyrazol-3-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带有衍生自4-氨基安替比林的双齿席夫碱配体的铜(II)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理论计算,光谱和抗菌活性的研究:取代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摘要:
    一系列新颖的Cu(II)配合物,包括:[Cu(L 1)2 ]:C1,[Cu(L 2)2 ]:C2,[Cu(L 3)2 ]:C3,[Cu(L 4))2 ]:C4,具有四个双-N,O-双齿席夫碱配体(H L 1:(E)-4-[(2-羟基-3-甲氧基亚苄基)氨基] -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 H-吡唑-3-酮; H L 2:(E)-4-[(2-羟基-4-甲氧基亚苄基)氨基] -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 H-吡唑-3-酮; H L 3:(E)-4-[(2-羟基-5-甲氧基亚苄基)氨基] -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 H-吡唑-3-酮;H L 4:(E)-4-[(2-羟基-6-甲氧基亚苄基)氨基] -1,5-二甲基-2-苯基-1,2-二氢-3 H-吡唑-3-酮并通过元素分析,FT-IR,1 H NMR和13表征13 C NMR光谱技术。此外,通过单晶X射线分析确定了H
    DOI:
    10.1016/j.molstruc.2021.1299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ayvali, Zeliha; Uenver, Hueseyin; Svoboda, Ingrid, Acta Chimica Slovenica, 2010, vol. 57, # 3, p. 643 - 650
    作者:Hayvali, Zeliha、Uenver, Hueseyin、Svoboda, Ingri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