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Y(S2CNEt2)3(1,10-phenanthroline)] | 179808-9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Y(S2CNEt2)3(1,10-phenanthroline)]
英文别名
[Y(S2CNEt2)3PHEN];[Y(1,10-phenanthroline)(N,N-diethyldithiocarbamate)3];[Y(phen)(Et2dtc)3]
[Y(S<sub>2</sub>CNEt<sub>2</sub>)<sub>3</sub>(1,10-phenanthroline)]化学式
CAS
179808-96-9
化学式
C27H38N5S6Y
mdl
——
分子量
713.934
InChiKey
AUCRNPRBYQKYDC-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None
  • 重原子数:
    None
  • 可旋转键数:
    None
  • 环数:
    None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None
  • 拓扑面积:
    None
  • 氢给体数:
    None
  • 氢受体数:
    None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ammonium sulfate 、 [Y(S2CNEt2)3(1,10-phenanthroline)] 在 hydrogen 作用下, 以 neat (no solvent) 为溶剂, 生成 yttrium(III) oxy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新的连续两步分子前体路线制备稀土氧硫化物Ln 2 O 2 S
    摘要:
    设计了一个连续的两步式分子前体途径,用于制备稀土氧硫化物Ln 2 O 2 S(Ln = Y,La,Pr,Nd,Sm-Lu)。该新路线涉及第一步氧化步骤,该氧化步骤导致了稀土氧硫酸盐Ln 2 O 2 SO 4,随后通过切换至H 2 -Ar气氛而还原为稀土氧硫化物Ln 2 O 2 S。整个过程的温度大大低于通常的固态合成(T≤650°C),避免使用危险的硫基气体,为合成整个Ln 2 O 2 S系列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分子前体由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复合物组成[ Ln(Et 2 dtc)3(phen)]和[ Ln(Et 2 dtc)3(bipy)](Et 2 dtc = 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hen = 1,10-菲咯啉; bipy = 2,2'-联吡啶)并通过a新的高产高纯度合成路线。分子前体的性质决定了最低合成温度,因此影响了最终Ln 2 O的纯度2 S结晶相。
    DOI:
    10.1016/j.jssc.2012.03.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二乙铵盐邻菲罗啉 、 yttrium(II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Y(S2CNEt2)3(1,10-phenanthr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新的连续两步分子前体路线制备稀土氧硫化物Ln 2 O 2 S
    摘要:
    设计了一个连续的两步式分子前体途径,用于制备稀土氧硫化物Ln 2 O 2 S(Ln = Y,La,Pr,Nd,Sm-Lu)。该新路线涉及第一步氧化步骤,该氧化步骤导致了稀土氧硫酸盐Ln 2 O 2 SO 4,随后通过切换至H 2 -Ar气氛而还原为稀土氧硫化物Ln 2 O 2 S。整个过程的温度大大低于通常的固态合成(T≤650°C),避免使用危险的硫基气体,为合成整个Ln 2 O 2 S系列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分子前体由杂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复合物组成[ Ln(Et 2 dtc)3(phen)]和[ Ln(Et 2 dtc)3(bipy)](Et 2 dtc = 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hen = 1,10-菲咯啉; bipy = 2,2'-联吡啶)并通过a新的高产高纯度合成路线。分子前体的性质决定了最低合成温度,因此影响了最终Ln 2 O的纯度2 S结晶相。
    DOI:
    10.1016/j.jssc.2012.03.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an Yttrium Diethyldithiocarbamato‐Phenanthroline Complex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Solid‐State NMR, and ab‐initio Quantum Chemical Calculations
    作者:Vasantha Gowda、Bipul Sarma、Sven Öberg、Ville‐Veikko Telkki、Anna‐Carin Larsson、Perttu Lantto、Oleg N. Antzutkin
    DOI:10.1002/ejic.201600059
    日期:2016.7
    discussed by comparing predicted and experimental powder XRD patterns. Full assignment of 13C and 15N solid-state CP-MAS NMR spectra as well as analyses of the principal values of the chemical shift tensors were carried out using periodic scalar relativistic DFT modelling. Spin-orbit relativistic effects, estimated by SO-ZORA formalism for one molecular unit, were evaluated. Finally, the X-ray structure
    我们提出了一种结合固态 NMR 光谱、XRD 和第一性原理的二乙基氨基甲酸-咯啉配合物 [Y(S2CNR2)3PHEN] with R = C2H5 and PHEN = 1,10-phenanthroline} 的分子和电子结构的结构分析方法DFT 计算。在报告的 [Nd(S2CNR2)3PHEN]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中用 Y3+ 替换 Nd3+ 离子生成了标题复合物的近似 3D 结构。然后使用周期性 DFT 方法对结构进行第一性原理量子化学几何优化。通过比较预测和实验粉末 XRD 图案来讨论该方法的质量。使用周期性标量相对论 DFT 建模对 13C 和 15N 固态 CP-MAS NMR 光谱以及化学位移张量的主要值进行了全面分配。评估了由 SO-ZORA 形式主义对一个分子单元估计的自旋轨道相对论效应。最后,确定了标题复合物的X射线结构,证明了前一种程序是合适的。通过自然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