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Qingyangshengenin | 84745-9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Qingyangshengenin
英文别名
(17-acetyl-3,8,14,17-tetrahydroxy-10,13-dimethyl-1,2,3,4,7,9,11,12,15,16-decahydrocyclopenta[a]phenanthren-12-yl) 4-hydroxybenzoate
Qingyangshengenin化学式
CAS
84745-94-8
化学式
C28H36O8
mdl
——
分子量
500.6
InChiKey
IMRGSWAJVVVYOW-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3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4
  • 拓扑面积:
    145
  • 氢给体数:
    5
  • 氢受体数:
    8

SDS

SDS:38a68ef23661f82bce5f2980645d459c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概述

青阳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eid)为萝摩科鹅绒藤属植物,彝药名为肉已勃齐,汉药名为青阳参。云南亦称其为闹狗药,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秋季采根入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子宫肌瘤、腰痛、结核、癫痫等病症,青阳参皂苷类成分为抗癫痫的主要活性成分。

基本信息
  • 规格:HPLC≥98%
  • 沸点:686.4℃
  • 颜色:白色
  • 外观:结晶状
  • 储存条件:2-8°C,干燥,避光
来源

青阳参

化学分类

甾体类

青阳参苷元的医药用途

青阳参提取物和青阳参甙(苷)均具有镇静催眠药理活性,可用于预防或治疗与镇静催眠相关疾病,尤其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因素引起的睡眠功能障碍性疾病。

HPLC 测定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150 mm ×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1∶1),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9 nm。结果显示青阳参苷元的质量浓度在1.0~192.8 μg·mL−1之间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 0.9999,n = 6),平均回收率为99.0%(n = 9)。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青阳参的质量控制方法。

青阳参苷元的提取 提取步骤1
  • 取青阳参1 kg (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山西运城青阳参种植厂出品),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减压浓缩得到浸膏。
  • 乙酸乙酯/溶液(1/1,v/v)萃取,将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得浸膏,干燥后获得约9.6 g青阳参提取物。经测定,该提取物中青阳参甙(苷)元的含量约为5% (w/w)。
提取步骤2
  • 取上述所得青阳参提取物5 g,经硅胶(100-200目)柱层析(柱床:Φ=50 mm, H = 700 mm, V = 500 ml),以氯仿/甲醇梯度洗脱。
  • 再经过一次柱层析,以乙腈/ (50/50 - 60/40) 梯度洗脱,得到青阳参甙(苷)元约0.2克。
参考资料
  1. 木全章,周兰. 青阳参的植物学、化学、药理作用和癫痫临床疗效的初步研究 [D]. 全国民族医学学术会议论文,1982.
  2. 青阳参苷元. 上海诗丹德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引用日期2017-09-07]
  3. 李魏林, 何珺, 李洪庆, 何军. HPLC测定青阳参中的青阳参苷元 [J]. 华西药学杂志, 2009, 24(06):663-664.
  4. 杨明, 李云峰, 王鲁明, 袁莉, 崔承彬, 董华进, 黄世杰, 闫根稳. 青阳参甙(苷)元和包含它的提取物的医药用途 [P]. 北京:CN101953864A, 2011-01-26.

同类化合物

(5β)-17,20:20,21-双[亚甲基双(氧基)]孕烷-3-酮 (5α)-2′H-雄甾-2-烯并[3,2-c]吡唑-17-酮 (3β,20S)-4,4,20-三甲基-21-[[[三(异丙基)甲硅烷基]氧基]-孕烷-5-烯-3-醇-d6 (25S)-δ7-大发酸 (20R)-孕烯-4-烯-3,17,20-三醇 (11β,17β)-11-[4-({5-[(4,4,5,5,5-五氟戊基)磺酰基]戊基}氧基)苯基]雌二醇-1,3,5(10)-三烯-3,17-二醇 齐墩果酸衍生物1 黄麻属甙 黄芪皂苷III 黄芪皂苷 II 黄芪甲苷 IV 黄芪甲苷 黄肉楠碱 黄果茄甾醇 黄杨醇碱E 黄姜A 黄夹苷B 黄夹苷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乙 黄夹次甙丙 黄体酮环20-(乙烯缩醛) 黄体酮杂质EPL 黄体酮杂质1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杂质 黄体酮EP杂质M 黄体酮EP杂质G(RRT≈2.53) 黄体酮EP杂质F 黄体酮6-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17alpha-氢过氧化物 黄体酮 11-半琥珀酸酯 黄体酮 麦角甾醇葡萄糖苷 麦角甾醇氢琥珀酸盐 麦角甾烷-6-酮,2,3-环氧-22,23-二羟基-,(2b,3b,5a,22R,23R,24S)-(9CI) 麦角甾烷-3,6,8,15,16-五唑,28-[[2-O-(2,4-二-O-甲基-b-D-吡喃木糖基)-a-L-呋喃阿拉伯糖基]氧代]-,(3b,5a,6a,15b,16b,24x)-(9CI) 麦角甾烷-26-酸,5,6:24,25-二环氧-14,17,22-三羟基-1-羰基-,d-内酯,(5b,6b,14b,17a,22R,24S,25S)-(9CI) 麦角甾-8-烯-3-醇 麦角甾-8,24(28)-二烯-26-酸,7-羟基-4-甲基-3,11-二羰基-,(4a,5a,7b,25S)- 麦角甾-7,22-二烯-3-酮 麦角甾-7,22-二烯-17-醇-3-酮 麦角甾-5,24-二烯-26-酸,3-(b-D-吡喃葡萄糖氧基)-1,22,27-三羟基-,d-内酯,(1a,3b,22R)- 麦角甾-5,22,25-三烯-3-醇 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 麦角甾-1,4-二烯-3-酮,7,24-二(乙酰氧基)-17,22-环氧-16,25-二羟基-,(7a,16b,22R)-(9CI) 麦角固醇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D 麦冬皂苷 B